[实用新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5989.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锅炉需要加装脱硫系统,系统运行后根据工艺要求进塔烟温必须控制在60度左右,以确保脱硫塔的运行安全。为此,该系统需要设置预喷淋系统,强制将140度左右入塔烟温降低至塔体允许的烟温,这样烟气中大量热能被水带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对锅炉烟气热量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垂直换热器,该垂直换热器位于锅炉的烟道内,垂直换热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伸出烟道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换热器与烟道内壁保持18~22厘米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与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出水管连接于除氧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既保证了脱硫系统的入塔的烟温要求,同时也回收了大量的烟气余热,其结构简洁,在现有设备上进行升级改造也非常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的垂直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垂直换热器1,该垂直换热器1位于锅炉的烟道2内,垂直换热器1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伸出烟道2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换热器1与烟道2的内壁保持20厘米的距离;所述进水管11与除盐水母管相连,所述出水管12连接于除氧进水管。
首先,在锅炉垂直烟道内四壁独立安装四个垂直换热器,换热器材料要选用耐腐蚀的无缝金属管,直径为32毫米。换热器与烟道壁保持20厘米左右距离,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排烟的顺畅,不能明显增加烟气流动的阻力。四个换热器在烟道内分成二组,烟道外分别安装一个进、出水的分配水槽,水槽上分别装设二个进水阀与二个出水阀,这样可以保证进水端的水温较低,增加吸热效果,同时也可以调节和控制出口烟温。从锅炉房到引风机竖直烟道旁架设两根直径为108毫米管道,作为热交换器进、出的总管,一根与除盐水母管相连,另一根连接到除氧进水管上,利用除盐水的压力保证交换器内的水循环,热交换器进、出水管上都安装阀门,以利于检修。
由于锅炉烟温直接影响尾部的受热面的运行安全,直接引响引风机的运行工况。因此,方案实施时要尽量考虑出口的烟温,不能过低,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热交换器的设置与布局,使较低的烟温尽可能往脱硫塔入口靠,以消除低温烟气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损害。
实验证明,这套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烟温,确保了脱硫系统的运行安全,而且也利用了烟气余热,提高了除氧器进水温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5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响自动待机的装置
- 下一篇:能预防颈椎病的可升降凹凸形顶面的舒适透气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