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吨位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7022.7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乾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22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吨位轿厢。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的轿厢本体1悬挂在轿厢本体顶的绳轮2上,绳轮是整个轿厢本体的受力点。当电梯的曳引比为2∶1时,轿厢本体绳轮的布置结构如图1,绳轮布置在轿厢本体前后的中间位置,绳轮平面平行于轿厢本体的前后两平面。
然而对于大吨位电梯,当电梯载重量超过5000kg时,轿厢本体的面积较大,轿厢本体的深度往往都达到4m以上,特别是对于汽车电梯,轿厢本体的深度都超过6m。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轿厢本体绳轮的布置方式还是如图1,由于轿厢本体前后边缘受力处到轿厢本体绳轮的距离较远,那么当重物进出轿厢本体时,将产生很大的力矩,造成轿厢本体的倾斜,同时由于轿厢本体对导轨产生的作用力很大,要求导靴3和导轨4的强度特别高,即使如此,由于电梯长期使用,也会对轿厢本体、导靴和导轨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轿厢,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大吨位轿厢本体前后边缘受力处到轿厢本体绳轮距离较远,产生很大力矩会对轿厢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吨位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外侧设有与电梯井内导轨配合的导靴,所述轿厢本体顶部设有至少两组绳轮,所述绳轮的侧平面垂直于轿厢本体的前后两个平面。
优选的,所有绳轮均位于轿厢本体的中心线上,所述绳轮到轿厢本体左右两平面的距离相等;保持轿厢本体平衡,绳轮受力均匀。
所述导靴有两根,所述两根导靴分别竖直设置在轿厢本体左右两侧壁的中心线上;两根导靴受力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原来与轿厢本体前后面平行排列的绳轮改为与轿厢本体前后面垂直的设置,当重物进出轿厢本体时,轿厢本体端边受力点对于支点绳轮的力臂短,产生的力矩会很小,不容易造成轿厢本体倾斜,对轿箱、导靴和导轨造成的扭矩也就会很小,不容易损坏上述部件,能确保电梯的长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大吨位轿厢本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吨位轿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吨位轿厢的实施例,一种大吨位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所述轿厢本体1外侧设有与电梯井内导轨4配合的导靴3,所述轿厢本体1顶部设有至少两组绳轮2,所述绳轮2的侧平面垂直于轿厢本体1的前后两个平面,所有绳轮2均位于轿厢本体1的中心线上,所述绳轮2到轿厢本体1左右两平面的距离相等,所述导靴3有两根,所述两根导靴3分别竖直设置在轿厢本体1左右两侧壁的中心线上。
绳轮2的平面垂直于轿厢本体1的前后两个平面,绳轮2可以布置在尽量靠近轿厢本体1前后两端面的位置。由于轿厢本体1前后两端面距离轿厢本体1绳轮2的位置很近,当重物进出轿厢本体1时,轿厢本体1端边受力点对于支点绳轮2的力臂短,产生的力矩会很小,不容易造成轿厢本体1倾斜,对轿箱、导靴3和导轨4造成的扭矩也就会很小,不容易损坏上述部件,能确保电梯的长期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7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粉末分配机输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