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7370.4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冰;吕锋;王昊;唐来者;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6 | 分类号: | B65B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53112 | 代理人: | 邓丽春 |
地址: | 6523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状小 食品 装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件或物料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
背景技术
酸菜、辣椒和菌类等散状小食品在加工称量完成后,需要进行装袋或装罐包装,以便获得较长保存期并便于运输和销售。传统的装罐或装袋方法就是用纯手工的方法进行填装,用手对加工完成的食品进行装袋或装罐,这样的操作方法生产效率很低,而且也不卫生,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申请号为20112001668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装罐装置,属于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设置装料斗,装料斗与底板之间构成装罐空间。上述的食品装罐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食品从装量斗进入放置在底板上的铁罐中,装罐完成后,推动铁罐进入停罐板,再进行下一铁罐的装罐,装罐操作方便、卫生,并且提高了装罐的效率。但该装置仅是针对罐装食品的装罐装置,对于袋装食品的填装并不适合。
现有用于袋装小食品的装料斗多为普通漏斗结构,使用很不方便,在不连续填装过程中也往往会存在包装袋由于重力原因从漏斗出料口滑落的问题,然而为防止在不连续填装过程中包装袋滑落,需要用手夹持包装袋袋口,这样操作既不方便,又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方法进行小食品装袋或装罐而产生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现有小食品填装装置适用性不强,在不连续装料过程中包装袋易从出料口滑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装料效率高,能够防止包装袋在分次装料过程中滑落,并且适用范围广泛的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包括底座、支承部件和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底板和圆筒,圆筒顶部开口,竖直固定在底板上;用于支承的直角支架一端设有螺纹并可穿过圆筒顶部开口插入圆筒中,与直角支架上的螺纹配套的螺母大于圆筒开口,不能落入圆筒中,直角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装料下料的圆锥漏斗,该漏斗上下部分锥度不同,顶端开有进料口,底端开有出料口;为保证漏斗下料通畅,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配有下料棒,下料棒可穿过漏斗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下运动;为防止在分次装料过程中软质包装物从出料口滑落,在出料口上方漏斗的外壁上对称铰接两块夹片,两块夹片的两侧分别通过弹簧连接,在夹片上设有传动杆,位于夹片与漏斗外壁铰接处并向上倾斜。
为便于将包装袋套在漏斗底部,漏斗的出料口为斜口。
为增强夹片夹持效果,进一步防止软质包装物滑落,夹片内侧设有防滑垫片。
使用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对小食品进行装袋时,先根据作业需要将直角支架上的螺母沿螺纹上旋或者下旋,从而调整漏斗与操作平台的距离,并且可将漏斗以圆筒为轴旋转;调整完毕进行作业时,用两手指向内挤压夹片上的传动杆,传动杆带动铰接的夹片上翘,此时,将包装袋套在漏斗出料口上,包装袋套上后,手指放开传动杆,夹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内收,夹持包装袋袋口。然后通过进料口向漏斗内添加称量好的食品,在分次向包装袋内添加食品时不用为防止包装袋滑落而始终用手扶持包装袋,使作业操作更方便,添加完毕后用下料棒贯穿漏斗,使漏斗下部内壁残留食品落入包装袋,填装完成后下拉取下包装袋封口。
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还可运用于罐装食品的填装,通过直角支架上的螺母调整好漏斗位置后,将包装罐正对漏斗出料口置于底板上,然后通过进料口向漏斗内添加称量好的食品,添加完毕后用下料棒贯穿漏斗,使漏斗下部内壁残留食品落入包装罐,填装完成后移走包装罐进行封装。
有益效果:
a、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在工业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b、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有效解决了使用漏斗对袋装小食品进行分次装料过程中包装袋易从出料口滑落而需用手扶持包装袋的问题,提高了装料稳定性和效率。
c、该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小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罐的小食品的填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结构简图。
图2为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食品装袋工作状态简图。
图3为散状小食品填装料斗食品装罐工作状态简图。
1-底板 2-圆筒 3-直角支架 4-螺母 5-漏斗 6-进料口 7-出料口 8-下料棒 9-夹片 10-弹簧11-传动杆 12-包装袋 13-包装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7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包机的送退带及拉紧带装置
- 下一篇:飞机压力加油总管集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