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测温及成像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电炉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8453.5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测温 成像 水平 辊道式 玻璃钢 电炉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测温及成像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电炉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实用的钢化玻璃加工设备是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电炉机组,该机组有两个重要控制系统,一个是运动控制系统,一个是温度控制系统。玻璃的加热温度是玻璃钢化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艺参数,一般来讲,钢化玻璃加热后的出炉温度应控制在610-630℃为宜,然而该设备对玻璃温度的控制并不是直接监测玻璃温度来进行,而是间接地用两个办法来实施对玻璃温度的控制,其一是利用热电偶监测炉内加热辐射管以及炉内气氛的温度并加以调整;其二是根据玻璃的厚度换算出需要加热的时间,具体讲就是每毫米厚度的玻璃加热时间为35-40秒,以5毫米厚的玻璃为例,其加热时间约为175-200秒,其实质就是以控制时间量来间接的控制玻璃的温度,这就造成了玻璃加热后的出炉温度与预期的出炉温度存在着差异,而如果玻璃温度烧的过高,则由于玻璃表面半软化状态极易造成玻璃出现辊道痕迹或其表面被辊道磨伤,如果温度过低,则会造成玻璃的钢化程度降低。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设计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直接监测炉内玻璃表面的温度去控制钢化的远红外测温及成像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可以为连续的或非连续的生产过程提供实时温度彩色热图像,以避免控制温度的差异造成的玻璃钢化缺陷,远红外测温及成像装置能精确测量快速移动目标的温度并实时显示热图像,旋转的光学系统在90度的视场内,能在一条扫描线上测量最多至1024个点的温度数据,其扫描速度提高到150Hz,即每秒150线的速率,内置高速的、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可以迅速精确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实际温度。并且此装置还能够不停运、不接触、远距离、快速、直观地对设备的热状态进行成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红外测温及成像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包括:保温层、炉腔、加热器、陶瓷辊道以及远红外扫描测温仪,所述的保温层内设有炉腔,炉腔内均匀分布有加热器且炉腔的中央设有水平的用于传输玻璃的陶瓷辊道,加热器分布于陶瓷辊道的上下两侧,所述炉腔两侧分别设有玻璃入口和玻璃出口,所述的陶瓷辊道延伸到所述的玻璃入口和玻璃出口,所述的远红外扫描测温仪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玻璃出口的出炉端,所述远红外扫描测温仪的测温红外线光路直接连接到陶瓷辊道上的玻璃表面上,测温的数据传送给工控机。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的远红外扫描测温仪内置于扫描仪箱中,所述的扫描仪箱安装于所述玻璃出口的出炉端的中央上部。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炉体背面的地面上放置一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依次通过第一风筒、通风软管、第二风筒、第三风筒而与所述的扫描仪箱相连通。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的扫描仪箱固定于一根活动横杆上,所述的活动横杆能够旋转地连接于一根固定杆上,所述的固定杆的底端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的底板位于玻璃出口的出炉端。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扫描仪箱内侧铺10mm厚的铝板。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各风筒的连接处设有1-2mm厚的石棉。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的远红外扫描测温仪上下部分别设置一出气接口和进气接口。
所述的玻璃钢化电炉机组,其中,所述加热器通过吊挂件固定于炉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远红外扫描测温仪可以直接实施监测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温度控制,无论影响玻璃加热温度的各种因素如何变化,玻璃始终能保持在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准确及时地出炉,亦即玻璃在加热过程中保持最佳工艺要求状态,这不仅对玻璃的钢化质量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对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电炉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远红外测温及成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保温层;12-炉腔;13-加热器;14-陶瓷辊道;15-吊挂件;16-玻璃;17-玻璃入口;18-玻璃出口;21-第一风筒;27-鼓风机;28-底板;29-固定杆;30-活动横杆;31-通风软管;32-第二风筒;33-第三风筒;34-扫描仪箱;40-远红外扫描测温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内圆切割机的工装
- 下一篇: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自动封口机退火及检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