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069.7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忠;李东;成自飞;周杰;彭世权;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钢管 吊装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吊装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高竖井大直径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方式是利用钢丝绳、钢板竖卡直接起吊压力钢管,考虑到钢丝绳、钢板竖卡的总长、相对高度、起重设备起升位置和起吊大钩的与压力钢管重心的垂直点等因素,难以保证各吊点间的运动同步,势必会出现各钢板竖卡受力不均的情况,这样会直接导致压力钢管起吊、下落产生瞬时冲力,此冲力给压力钢管的圆度和起吊的平稳性带来不确定性;而且常规高竖井吊运压力钢管的方法给起重人员装、拆钩也带来了极大不便。
实用新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被吊压力钢管的平衡,特别是高竖井的起吊平衡、运输,避免因起吊物不规则导致吊索损坏,避免损坏设备,安全的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包括吊装平衡梁,上端与吊装平衡梁连接的平衡梁起吊挂钩,以平衡梁起吊挂钩与吊装平衡梁连接部为中心对称位于吊装平衡梁顶部两端的连接桥机或门机钢丝绳定滑轮组的定轮连接部,通过钢丝绳与压力钢管连接,用同一支点分散各吊点的作用,达到平衡效能。
上述的吊装平衡梁为箱型梁结构。
上述的吊装平衡梁底部吊装处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吊钩加强板,平衡梁起吊挂钩的上端伸入两块吊钩加强板间的槽中,吊钩连接轴穿在吊钩加强板和平衡梁起吊挂钩上的孔中。
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安装使用:压力钢管管节运输至竖井起吊位置后,利用桥机(门机)等起重设备滑轮组将本实用新型平衡梁装置、钢丝绳、管节连接,用钢板卡将管节各吊点卡紧、锁死;缓慢提升起吊挂钩,使管节顺利放置入高压竖井内;缓慢放下桥机钢丝绳,待压力钢管下放到安装部位后完成此次压力钢管竖井吊装、运输任务。
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拆卸:管节吊装至施工部位放平,卸下钢板卡,将本实用新型平衡梁装置、钢丝绳、钢板卡作为整体提升取出,完成下次竖井压力钢管吊运作业。
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大直径、大吨位压力钢管的起吊作业,特别是可用于保持被吊压力钢管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或压力钢管;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的起吊高度 ;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同时也规避了大件起吊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得压力钢管在竖井起吊、运输及其它工况下的吊运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降低起重指挥、作业人员的施工强度,能有效规避起吊过程中因吊点不平衡发生的不可预测;该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能最大限度减少因起吊、转运吊点受力不均给压力钢管圆度造成的影响,避免压力钢管成品管节因起吊作业发生失圆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上方采用双吊点,下方可布置4到8个吊点起吊;本实用新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在吊运过程对起吊物不规则无影响、拆灵活方便,可长期使用,安全高效。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受力稳定,灵巧方便,装、拆简便,对高竖井压力钢管起吊、运输的安全有保证。本实用新型适合于任何板厚的压力钢管管节起吊、运输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吊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压力钢管吊装平衡梁装置,包括箱型梁结构的吊装平衡梁1,上端与吊装平衡梁连接的平衡梁起吊挂钩2,以平衡梁起吊挂钩与吊装平衡梁连接部为中心对称位于吊装平衡梁顶部两端的连接桥机(或门机)钢丝绳定滑轮组的定轮连接部3。
参见图1、图2,吊装平衡梁底部吊装处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吊钩加强板4,平衡梁起吊挂钩的上端伸入两块吊钩加强板间的槽中,吊钩连接轴5穿在吊钩加强板和平衡梁起吊挂钩上的孔中。
参见图3,将本实用新型吊装平衡梁顶部两定轮连接端与桥机(门机)钢丝绳定滑轮组6连接。挂在平衡梁起吊挂钩上的钢丝绳7下端与压力钢管8连接便可起吊压力钢管。图3中序号9为手拉葫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包无引流浇注工艺
- 下一篇:具有纤维结构的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