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745.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影;朱明;杨秀魁;赵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14 | 分类号: | F16D2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形 弹簧 离合器 分离 轴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涉及一种自调心离合器用分离轴承,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齿形弹簧连接的推式自调心离合器用分离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分离轴承是离合器分离系统的重要部件,安装于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沿变速箱导管的轴向移动来切断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联系,完成汽车起步、停止及换挡等操作。
自调心分离轴承单元中调心机构主要作用是:离合器上分离指与分离轴承安装时,自动调整中心,减少因不同心造成的磨损,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自调心分离轴承单元中的调心性能主要是靠轴承内部的调心元件实现,但目前因调心元件的结构导致调心力不稳定,造成调心性能不稳定,从而降低了自调心的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采用的齿形弹簧是一长一短两种长度的齿,分别卡到分离套筒总成的弹簧槽的内径及外径部位,既实现了自调心功能,又可实现保护功能,弥补因调心量过大产生的短齿跳出等缺陷。
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包括冲压外圈、冲压内圈、滚动体、尼龙保持架、防尘罩、齿形弹簧片和套筒总成,尼龙保持架安装在冲压外圈的内沟道和冲压内圈的外沟道之间,在尼龙保持架内安装有滚动体,滚动体均匀的分布在冲压外圈的内沟道和冲压内圈的外沟道之间;所述的尼龙保持架为碗底结构,尼龙保持架的底部靠近冲压内圈的端面,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在冲压外圈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防尘罩位于冲压内圈与冲压外圈之间,通过内唇部位带有的橡胶,与冲压内圈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的齿形弹簧采用一长一短两种长度的齿,分别卡到分离套筒总成的弹簧槽的内径及外径部位,即齿形弹簧的底部压装在冲压外圈里侧平面上,齿形弹簧短齿的一侧置于套筒总成的弹簧槽里,长齿的一侧置于套筒总成的弹簧槽外部圆周上,套筒总成通过齿形弹簧与冲压内外圈连接在一起。
所述冲压外圈为碗形冲压外圈。
本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采用的齿形弹簧是一长一短两种长度的齿,分别卡到分离套筒总成的弹簧槽的内径及外径部位,既实现了自调心功能,又可实现保护功能,弥补因调心量过大产生的短齿跳出等缺陷。轴承套筒座与套筒通过注塑的方式将二者合为一体,使得轴承在高速运转过程中,避免出现因轴承套筒座与套筒的相对位移而产生的异响故障。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的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的齿形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压外圈,2、冲压内圈,3、滚动体,4、尼龙保持架,5、防尘罩,6、齿形弹簧,7、套筒总成。
具体实施说明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包括冲压外圈1、冲压内圈2、滚动体3、尼龙保持架4、防尘罩5、齿形弹簧6和套筒总成7,尼龙保持架4安装在冲压外圈1的内沟道和冲压内圈2的外沟道之间,在尼龙保持架4内安装有滚动体3,滚动体3均匀的分布在冲压外圈1的内沟道和冲压内圈2的外沟道之间;所述的尼龙保持架4为碗底结构,尼龙保持架4底部靠近冲压内圈2的端面,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在冲压外圈1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5,防尘罩5位于冲压内圈2与冲压外圈1之间,通过内唇部位带有的橡胶,与冲压内圈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的齿形弹簧6采用一长一短两种长度的齿,分别卡到分离套筒总成7的弹簧槽的内径及外径部位,即齿形弹簧6的底部压装在冲压外圈1里侧平面上,齿形弹簧6短齿的一侧置于套筒总成7的弹簧槽里,长齿的一侧置于套筒总成7的弹簧槽外部圆周上,套筒总成7通过齿形弹簧6与冲压内、外圈连接在一起。
所述冲压外圈1为碗形冲压外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