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棒水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319.9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德力通水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1407 浙江省丽水市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棒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器,尤其是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离子棒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离子棒水处理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其主要是通过采用纯物理方法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进行电场极化处理的。处理时,通过离子棒高压静电场的直接作用,改变水分子的物理结构,使水中所含的阳离子不致于趋向器壁;在结垢的系统中能破坏分子之间的结合,改变晶体结构、促使硬垢疏松,增加水的偶极距,提高了水垢的溶解速率,使已经生成的水垢逐渐剥离、脱落,从而达到防垢、除垢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离子棒安装主要是直接将离子棒头螺旋紧固接在称底套中,在螺接拧紧的安装过程中,导线会随离子棒一起转动,容易造成损坏,使用不方便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固定且安全可靠的新型离子棒水处理器,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离子棒水处理器,包括棒体,还包括连接底套,棒体一端设有棒头,棒体另一端设有棒尾,棒头上端设有紧固件,紧固件与连接底套连接固定,棒头被压紧于紧固件与连接底套之间。这样,安装使用时,只需将连接底套固定在管路或设备上,再将棒体插入连接底套,接着通过紧固件压紧迫使棒头固定在紧固件与连接底套上端之间即可,整个过程棒体无需旋转,只需使紧固件与连接底套压紧连接固定,不易损坏,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进一步,紧固件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下端设有大孔,通孔与大孔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棒头被压紧于台阶面与连接底套之间。这样,通过台阶面的设置使棒头的安装固定更加简便,使离子棒固定地更加牢固。
棒头上设有台面,台阶面压迫于该台面上。这样,使安装使用时,棒头能更有效地受压迫于紧固件和连接底套之间,使固定更加牢靠。
紧固件与连接底套螺接固定。这样便于安装、维修等操作。
连接底套与棒头之间衬垫有密封圈。这样便于安装,减少损伤,同时还能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简单,通过连接底套、棒头、紧固件、台阶面和台面等部件的合理匹配设置,有效解决目前离子棒安装固定难、易漏水、易损坏等诸多问题。安装使用时,只需先固定连接底套,再将棒体插入底套中,在盖体处限位固定在连接底套上即可,方便安装、维修和拆卸等。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棒体1,连接底套2,盖体3,紧固件4,通孔5,大孔6,台阶面7,台面8,密封圈9,棒尾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离子棒水处理器,包括棒体1,还包括连接底套2,棒体1一端设有棒头3,棒体1另一端设有棒尾10, 棒头3上端设有紧固件4, 紧固件4与连接底套2连接固定,棒头3被压紧于紧固件4与连接底套2之间。紧固件4上设有通孔5,该通孔5下端设有大孔6,通孔5与大孔6连接处形成台阶面7,棒头3被压紧于台阶面7与连接底套2之间。棒头3上设有台面8,台阶面7压迫于该台面8上。紧固件4与连接底套2螺接固定。连接底套2与棒头3之间衬垫有密封圈9。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将连接底套2固定在管路或设备上,可通过卡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9可采用常规O形密封圈或特殊质地的密闭材料垫圈。再将棒体1插入连接底套2,接着通过紧固件4上的台阶面7压紧迫使棒头3固定在台阶面7与连接底套2上端之间,整个过程棒体1无需旋转,只需使紧固件4与连接底套2端部的挡环9压紧连接固定即可。操作过程中离子棒整体不易损坏,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德力通水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德力通水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