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支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698.1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柴占全;何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浇筑 abr 反应 池折流板 支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ABR反应池即厌氧折流板反应池,是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常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中,在进行好氧处理工艺前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成易降解的脂肪酸,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方便后续的生化处理。
折流板竖向设置在ABR反应池内,将反应池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废水通过特定的流速进入反应池后沿折流板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个反应池的污泥床,由于折流板的阻挡和污泥自身的沉降性能,污泥在水平方向的流速极其缓慢,从而大量的厌氧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中,污泥不易流失,提高了反应器内部的污泥浓度,且各反应室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布不同,从而保证了废水处理效果。
折流板包括上部的梁体和下部的板体,由于梁体高达2.6米,而板体为一斜面,与梁体成45度夹角,在浇筑时,通常将上部梁体和下部的板体分开施工,从而导致在梁体和板体的结合处产生施工冷缝,流过折流板的腐蚀性废水通过施工冷缝会对钢筋产生侵蚀,影响折流板结构,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支撑模板,利用该支撑模板可以将折流板上部梁体和下部板体一体浇筑,折流板成型质量好,梁体和板体结合处不会形成施工冷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支撑模板,包括梁体支撑模板、腋处支撑模板和由背支撑杆支撑的板体支撑模板;所述板体支撑模板位于梁体支撑模板的下方、且与梁体支撑模板成45度夹角,所述腋处支撑模板设在梁体支撑模板与板体支撑模板之间、且位于板体向内弯折的一侧;所述梁体两侧的梁体支撑模板和板体两侧的板体支撑模板分别采用对拉丝杆固定,腋处支撑模板通过单头丝杆固定在腋处支撑模板内侧的钢筋和腋处支撑杆之间;板体支撑模板的底部固定支撑在脚手架的钢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头丝杆的一端伸入腋处支撑模板内并与内侧的钢筋焊接,另一端与腋处支撑杆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腋处支撑模板与梁体支撑模板之间设有木方a,木方a沿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腋处支撑模板与板体支撑模板之间设有木方b,并且木方b的两端分别与腋处支撑模板和板体支撑模板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腋处支撑模板通过单头丝杆固定在腋处支撑模板内侧的钢筋和腋处支撑杆之间,防止腋处支撑模板变形,同时板体支撑模板的底部固定支撑在脚手架的钢管上,避免折流板因自重或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冲击而产生滑移,影响成型质量;采用本实用新型浇筑模板可将折流板上部梁体和下部板体一体浇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分开施工容易产生施工冷缝的弊端。
2、腋处支撑模板和梁体支撑模板之间的木方a沿水平方向设置,可有效防止腋处支撑模板和梁体支撑模板的结合处因模板刚度不够而产生变形、错台。
3、腋处支撑模板与板体支撑模板之间设置木方b,并且木方b的两端分别与腋处支撑模板和板体支撑模板固定,增大与板体支撑模板的接触面积,避免腋处支撑模板和板体支撑模板的结合处因刚度不够而产生变形、错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对重结构的巷道堆垛机
- 下一篇:改进的双向连接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