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扭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774.9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光建;曾光英;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光建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偏航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属于将从风力发电机舱引出的动力电和光电信号输出的电气设备,特别是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扭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必须通过电缆向网上输送的电能,而且位于塔底(塔筒底部)的控制柜也必须通过电缆对风力发电机机组进行控制,风力发电机发电机及控制柜所在的机舱围绕塔架顶端的中心轴线回转,位于机舱与塔架相连接部位的电缆会长期受到回转机舱的反复扭转,虽然风机用电缆的机械性能满足扭转工况的使用要求,但使用到一定年限时,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就会下降,自然也就不能满足电气绝缘要求,因此,需要更换位于机舱与塔架相连接部位的输送电能或电信号的全部电缆,从而造成大量电缆报废,此外,因电缆不能受到三圈以上同一方向扭转,故机组偏航的角度也相应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扭缆连接装置,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可减少发电机组动力电缆及信号输出电缆的用量,提高电缆安装效率,节省偏航计数装置和扭缆装置,简化机组偏航控制程序,优化偏航控制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扭缆连接装置,托架固定在机舱底座下部或塔架内部平台上,第二壳体通过内置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轴承安装在托架上,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上方且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第二壳体的顶部壳壁上,在托架上安装着环绕第二壳体的第一轴承,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的光信号旋转装置和第一管状导电体相互固接并共同固装在第三轴承上,在第二壳体内设置着固装于托架上的第二管状导电体,第二管状导电体其管周壁体由第一导电管、第二导电管…第N导电管固装构成,由N个导电管构成的第二管状导电体管周壁横截面相应呈现为N个环状层,相邻两导电管由设置在其间的绝缘层隔开,光信号旋转装置、第一管状导电体、第二管状导电体的每个导电管、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其各自的轴向几何中心转轴轴线相互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在机舱与塔架(塔筒)之间安装一个回转装置,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及控制风机所需的光、电信号通过该装置传输到塔底(塔筒底部),该回转装置由四部分构成:托架、万向机构、电滑环(第二管状导电体)、光电信号传输装置(光信号旋转装置和第一管状导电体),托架和第一轴承构成万向机构,托架安装在塔架内部平台上或机舱底座下部,万向机构可自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塔架中心轴),使其旋转轴与机舱旋转中心、塔架中心轴相重合,通过轴承安装在万向机构上的电滑环、光电信号传输装置及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相应轴承(的内圈或外圈)由机舱带动而围绕旋转中心(塔架中心轴)自转,且与机舱同步转动,而托架和第二管状导电体并不转动,从机舱风力发电机引出的动力电缆经第二壳体壳壁上设置的开孔伸入第二壳体内部,分别对应连接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N个滑动触头(电刷),N个滑动触头(电刷)一同随机舱、第二壳体的旋转而围绕第二管状导电体公转并分别与第二管状导电体的每个管状导电体的外管周壁滑动接触配合,机舱内的发电机输出的动力电能通过第二管状导电体(动力滑环)传输到塔底(塔筒底部),从机舱风力发电机引出的控制信号电缆和光电信号电缆也分别经第一壳体壳壁上设置的开孔伸入第一壳体内部,控制信号电缆对应连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一滑动触头(电刷),该滑动触头(电刷)随机舱、第一壳体的旋转而围绕第一管状导电体公转并与第一管状导电体的外管周壁滑动接触配合,第一管状导电体的滑动端口接机舱控制柜,第一管状导电体的固定端接塔底(塔筒底部)控制柜,光电信号传输装置由传输电信号装置(第一管状导电体)及光纤通讯旋转接头(光信号旋转装置)组成,而从机舱发出的光电通讯信号通过光纤输入至光信号旋转装置,再经与光信号旋转装置固定的固定输出端口连接的光纤传输到塔底(塔筒底部)的控制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为:①节省电缆(线缆);②节省偏航计数装置;③节省偏航扭缆装置;④简化机组控制程序;⑤提高电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光建,未经曾光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碟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基于PLC的水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