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压力容器筒体间环缝组对的加筋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806.5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全有;杨智华;雷寿宝;韩玉改;孙西宁;董以恩;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徐星 |
地址: | 266426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压力容器 筒体间环缝组 加筋板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工装适用于炼化设备压力容器环缝组对,尤其适用于超大直径、超大厚度的压力容器环缝的组对。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容器两节筒体间环缝的组对普遍采用在筒体上焊接龙门铁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首先是焊接龙门铁时对母材的伤害。由于目前超大直径、超大厚度的压力容器普遍采用Cr-Mo钢材料,这种材料淬硬性较大,焊接性差因此焊接龙门铁时容易因操作不当而伤害母材。使用完后虽然通过焊补,打磨但是仍不能消除其对母材的伤害。
其次由于龙门铁的尺寸大用起来不方便,同时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每次需用龙门铁的个数而浪费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组对不仅伤害母材,同时浪费材料,并且还要在修补被伤害的母材方面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环缝组对的工装,以实现对筒体母材的零伤害,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压力容器筒体间环缝组对的加筋板工装,所述的筋板为一种厚板,截面形状为梯形,材料与其所连接的筒体材料相同。当筋板1所连接的两节筒体材料不同时,筋板1的材料应与两节筒体中材料强度等级高的筒体相同。
该工装的使用方法是:将筒体2和筒体3对接,在坡口内塞入筋板1点焊,点焊位置在紧靠坡口边缘的筒体外表面;焊接时首先将筒体2和筒体3外侧环缝未点焊筋板1区域用埋弧自动焊焊接10mm,然后将筋板点焊处用搅磨机磨开,将点焊处的筒体表面打磨干净后探伤至合格;最后用焊条电弧焊将原来焊接筋板处补焊10mm与埋弧自动焊接处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
1. 由于未侵占坡口以外的母材因而对母材无伤害;
2. 该筋板用材少节约材料;
3. 由于不需要额外的修复工作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缝加筋板组对工装的使用示意图
1.筋板 2.筒体1 3.筒体2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环缝加筋板组对工装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筋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工装的使用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工装是一种新型的环缝组对工装,它主要依靠筋板1使两节或两节以上筒体固定。
附图中图1中所示的筋板1所用的材料与压力容器制造中的筒体的材料相同。当筋板1所连接的两节筒体材料不同时,筋板1的材料应与两节筒体中材料强度等级高的筒体相同。本实用新型工装筋板1截面的形状是如图3所示的梯形。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筋板尺寸为:上底宽75mm,下底宽15mm,高100mm ,厚度为30mm。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筒体2、筒体3组对后的坡口宽度为26-36mm。将筒体2和筒体3对接,在坡口内塞入筋板1点焊,点焊位置在紧靠坡口边缘的筒体外表面。筋板1的数量和安装方位由筒体的直径和筒体的厚度决定,具体详见下表。
筋板1与筒体2和筒体3点焊后,将其沿筒体2和筒体3的坡口边缘焊接牢固,焊脚高度10mm。焊接方式为连续焊并且为双面焊。焊接时首先将筒体2和筒体3外侧环缝未点焊筋板1区域用埋弧自动焊焊接10mm,然后将筋板点焊处用搅磨机磨开,将点焊处的筒体表面打磨干净后探伤至合格。最后用焊条电弧焊将原来焊接筋板处补焊至10mm与埋弧自动焊接处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