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354.2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钟瑞兴;蒋楠;蒋彩云;谢蓉;傅鹏;闫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流体 动力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的转子,尤其是一种转速在6000rpm以上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如转速在10000rpm以上的高转速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尤其是空调领域的高速离心压缩机,大都通过增速齿轮将转速提高到设计转速,带动叶轮旋转对来流气体做功,从而提高气体压力。这种常规的压缩机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带有中间齿轮增速箱,增加了压缩机的机械损失,从而增大压缩机功耗,影响机组性能;(2)齿轮箱的存在大大增大压缩机的外形结构,使得箱体显得庞大、笨重,成本也随之增加;(3)由于离心压缩机的转速很高,齿轮增速过程噪音非常大,因此常规离心机的噪音普遍为93分贝左右,使得其在工程应用中需要额外增加隔音措施,导致工程成本增加;(4)常规离心压缩机所用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效率最高为94%左右,若想在电机上进一步提高能效,难度非常大;(5)常规离心压缩机的变频属低转速变频范畴,即:在普通的三相异步电机上增加变频器方式,此方式相对于定频方式虽然可以提高部分负荷性能,但由于齿轮传动机构的存在,带来机械传动损失,特别在部分负荷时比较明显,因此部分负荷性能提升空间也受到制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将叶轮直接装配于电机轴上,以避免中间齿轮增速箱所带来的上述问题,但由此会带来以下问题:
1、由于电机轴的一部分需要安装叶轮,因此造成电机轴的悬臂段比较长,使得由自重产生的静挠度增大,轴的刚性受到影响;
2、由于叶轮由高速电机轴直接带动,叶轮与电机轴的安装要求大大提高,因此选择怎样的加工、安装方式才能使叶轮与转子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保持高的同心度和旋转精度以及高的强度,不发生振动和断裂现象非常重要;
3、在高转速下,如何保证叶轮与转轴之间的安装同时能达到较高的密封效果以避免叶轮损失及级间损失也很重要。
而在现有技术中鉴于拆装方便叶轮与转轴大都通过键实现连接,键连接面的加工表面 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工作时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尤其转速在10000rpm以上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力主要集中在键根部和键槽根部,使叶轮承载能力降低,导致工作时叶轮极易疲劳失效,不能承受冲击载荷,并且经常出现键被压蚀、折断、键槽变形及滚键现象,由此出现叶轮与转轴之间产生偏心、增大附加不平衡现象等情况,严重影响高速流体动力机械的工作性能,这种现象尤其转速在10000rpm以上的高速离心式压缩机上显得更为严重。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实现高效传动又能实现安全的转子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速在6000rpm以上,尤其是转速在7000rpm~20000rpm之间的高速流体动力机械,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子,转子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对流体做功的旋转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轮直接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且所述旋转叶轮采用无键连接方式,在径向上通过热压方式与驱动电机转轴过盈定位在一起,轴向上被锁紧结构压紧顶靠在转轴的一径向凸缘上。
进一步,所述旋转叶轮为多级叶轮,在该多级叶轮之间设置有定位衬套,该定位衬套一方面通过过盈定位方式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另一方面其前、后端面与其相邻的叶轮轮毂之间形成能够传递顶紧力矩的第二力矩传递面。
进一步,所述多级叶轮的位于前端的一级叶轮与所述锁紧结构之间形成有第一力矩传递面,所述多级叶轮的位于后端的末级叶轮与所述转轴及其径向凸缘之间形成有第三力矩传递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力矩传递面和/或第三力矩传递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优选的,所述坡度在7度到25度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力矩传递面和/或第三力矩传递面具有增大摩擦作用力效果的凸凹配合结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衬套的前端面形成第一轴向凸缘,与其相邻的叶轮的轮毂的内周面 实现径向的压紧配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向凸缘与其相邻的叶轮的轮毂之间的压紧配合为过盈配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衬套的后端面形成第二轴向凸缘,该第二轴向凸缘与其相邻的叶轮的轮毂的内周面为间隙配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衬套的外圆周面形成有利于改善流体进入其后叶轮的流动的圆弧过渡段,该圆弧过渡段与其相邻的叶轮的轮毂之间相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