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掺混肥混合的卧式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136.4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姜中山;王淮南;石磊;王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蓼复合磁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8 | 分类号: | B01F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掺混肥 混合 卧式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掺混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掺混肥混合的卧式搅拌机 。
背景技术
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在掺混肥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搅拌机对需要混合的化肥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搅拌机包括有立式搅拌机和卧室搅拌机,其中卧式搅拌机主要由进料斗、混料筒和螺旋输送器组成,其搅拌轴的进、出端设有螺旋叶片,用于输料和排料,中部设有搅拌杆,其缺点是上下散落,混合方式单一,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配比不稳定等问题,而且螺旋输送器一次搅拌量小,工作效率低,而且不适于粘湿性较大的肥料的混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掺混肥混合的卧式搅拌机,解决了已有的搅拌机结构简单,混合方式单一,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配比不稳定等问题,而且螺旋输送器一次搅拌量小,工作效率低,而且不适于粘湿性较大的肥料的混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掺混肥混合的卧式搅拌机,包括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架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两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滚筒的端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滚筒内壁分布有翻板,所述翻板呈螺旋分布,所述转轴端部分别伸入到滚筒内,且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滚筒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主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搅拌轴上分布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
所述的滚筒中部设有导槽,所述支座上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轨。
所述的滚筒内壁均布有翻板,所述滚筒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两个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转轴的上、下方,分别通过其端部的从动齿轮与转轴的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滚筒内壁呈螺旋分布的翻板和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的配合,不但可以对滚筒内的物料进行上下散落的混合,同时可对物料在散落的同时进行搅拌混合,其混合速度快、混合均匀、配比稳定,而且通过搅拌轴的结构设计,可实现搅拌量大、粘湿性较大的肥料的搅拌,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混合速度快、混合均匀、配比稳定,而且可实现搅拌量大、粘湿性较大的肥料的搅拌,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用于掺混肥混合的卧式搅拌机,包括有支座1,支座1上架设有滚筒2,滚筒2两端通过转轴3转动安装在支座1上,滚筒2的端部分别设有进料口4和出料口5,滚筒2内壁分布有翻板6,翻板6呈螺旋分布,转轴3端部分别伸入到滚筒2内,且安装有主动齿轮7,滚筒2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8,搅拌轴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主动齿轮7配合的从动齿轮9,搅拌轴8上分布有搅拌叶片10,转轴3由电机驱动;所述的滚筒2中部设有导槽11,支座1上设有与导槽11配合的导轨12;所述的滚筒2内壁均布有翻板6,滚筒2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两个搅拌轴8,搅拌轴8位于转轴的上、下方,分别通过其端部的从动齿轮9与转轴的主动齿轮7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蓼复合磁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蓼复合磁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板切边机托板机构
- 下一篇:小型自走式不对行辣椒联合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