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753.4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鲍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爱春 |
主分类号: | D04B15/54 | 分类号: | D04B1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相对 静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行业导纱穿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行业导纱穿线的相对静止减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导纱穿线装置均为普通磁眼装置,此装置有如下缺点:
A:普通磁眼在纱线运行过程中只能是静摩擦运行,它所产生的阻力较大,纱线极容易擦断造成产品的残次品极高,从而原料的浪费很大增加生产成本。
B:由于普通磁眼与纱线之间相互静摩擦产生的阻力很大,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纺织品形成烂边、淤线或破洞现象。
C:由于普通磁眼在纱线运行过程中是绝对禁止状态,当纺织品的进线是多条纱线时,会产生长短不齐的现象,使产品组织产生瑕疵或脱圈,造成不必要的修补或次品。
D:由于普通磁眼与纱线是相互静摩擦状态,在长时间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静电与纺织品的卷布橡胶相互吸引,从而使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F:由于普通磁眼与纱线是相互静摩擦状态,在长时间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多绒线粉尘,促使机械的零部件受阻损坏,同时大大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纱线穿孔,仅起到固定纱线支撑作用,在横机以较高速度来回运转时,纱线极易因承受力有限,被拉断,造成废品率上升。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在支架本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可自由转动的导纱轮(2),导纱轮(2)上设有导纱槽(21),运动的纱线通过转动中的导纱轮(2)导向并减小摩擦力。
进一步,在支架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槽(14),在护槽(14)两侧都开有轮轴孔(13),导纱轮(2)通过滚轴(22)、密封微型轴(23)以及轮轴孔(13)相互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护槽(14)上。
进一步,滚轴(22)与轮轴孔(13)经锻压连接并留有间隙。
进一步,在支架本体(1)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纱线防跑偏部件(3),所述纱线防跑偏部件(3)包括入线口(32)和导纱控口(33),入线口(32)与导纱控口(33)连通。
进一步,在所述纱线防跑偏部件(3)开设固定槽(31),对应地在支架本体(1)上设有防跑偏部件安装支架(12)。
进一步,固定槽(31)和防跑偏部件安装支架(12)都对应为U型结构。
进一步,固定槽(31)和防跑偏部件安装支架(12)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纱线防跑偏部件(3)的材质为陶瓷或仿瓷材料。
该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可自由转动的导纱轮,导纱轮和纱线同时运动将大大减低摩擦力,纱线相当于静止状态平移,断线情况减少70%,为保证极细纱的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导纱轮通过滚轴、密封微型轴以及轮轴孔相互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护槽上,密封轴与滚轴同时存在,双倍减少摩擦,即可防止某一转动结合处阻塞,又能双方面减低摩擦。
(3)本实用新型中纱线防跑偏部件的优势在于可不断线从入口处直接压入,当机器运转后,此线与孔壁产生不接触,没有摩擦力,其最大作用是保证纱线不偏离滑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中导纱轮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中纱线防跑偏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11-固定孔;12-防跑偏部件安装支架;13-轮轴孔;14-护槽;2-导纱轮;21-导纱槽;22-滚轴;23-密封微型轴;3-纱线防跑偏部件;31-固定槽;32-入线口;33-导纱控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相对静止减阻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在支架本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可自由转动的导纱轮2。在支架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槽14,在护槽14两侧都开有轮轴孔13。在支架本体1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纱线防跑偏部件3。
如图2所示,在支架本体1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纱线防跑偏部件3,防跑偏部件安装支架12都对应为U型结构。
如图3所示,导纱轮2上设有导纱槽21,导纱轮2通过滚轴22、密封微型轴23以及轮轴孔相互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护槽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爱春,未经鲍爱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