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屋面的双排水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827.4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代作启;刘建华;李欣超;李爽;李彬;白冬雪;彭云相;王德明;王大路;王超;寇康康;袁健;史丽娟;苗志芳;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8 | 分类号: | E04D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1024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屋面 排水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排水结构,特别是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管。
背景技术
平屋顶的屋面结构大多为4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水层、保温层、找平层和找坡层。平屋顶的屋面轻集料找坡或保温层内的水气排放是在屋面找坡或保温层内含水量过大而又需立即铺设柔性防水层时采取的主要临时措施,在施工完毕一、两年后,屋面排气孔通常会被灰尘、风沙等堵住。按标准图规定,平屋面上不大于36平方米就必须设一个排气管,这样不但妨碍人们在屋面的活动,而且极易受到扰动或封堵不严而造成屋面渗漏,同时也非常影响屋面的装饰观感效果。
现有的采用聚苯泡沫板做保温层、轻集料做找坡层的平屋面,由于保温层上的防水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所以会致使雨水侵入保温层内,时间一长,屋顶保温层就变成了“蓄水层”,这样,屋面就变成了一个“蓄水屋面”,虽然当时不会立即出现渗漏,但却给该建筑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屋面防水层损坏后,防止室内渗漏并排出屋面保温层、找皮层内潮气的建筑屋面的双排水口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屋面的双排水管结构,包括一排水管和连接该排水管的立管,还包括一第2排水管,该第2排水管一端的端口设置在建筑屋面的找坡层处且该端口的最低端不高于所述找坡层的最低端,另一端的端口与所述立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2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下部,且第2排水管和排水管均具有一定坡度,所述第2排水管通过一塑料三通连接所述立管。第2排水管在施工时预埋在所述建筑的女儿墙内,并探出所述女儿墙,优选的探出长度为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2排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均竖直设置,所述第2排水管通过一弯头和一塑料三通与所述立管连通。
由于排水管和立管的直径不同,所以所述塑料三通为变径三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延用至今的屋面找坡或保温层的水气明管排放方式,改变为与暗排放结合的方式,在屋面防水层损坏后,可以有效排出屋面保温层、找坡层内的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屋面双排水管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屋面双排水管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从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屋面的双排水管结构包括一排水管5和连接该排水管5的立管1。建筑屋面应为平屋面且采用有组织集中排水方式,为了防止防水层破损后屋面积水,在建筑物女儿墙6施工时预埋第2排水管2,第2排水管2一端的端口该第2排水管2一端的端口设置在建筑屋面的找坡层4处且该端口的最低端不高于所述找坡层的最低端,另一端的端口与立管1连通。第2排水管2一般为直径50mm的塑料管。
参见图1的实施例,第2排水管2设置在排水管5下部,且均横向设置并具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更顺利。排水管2设置在找坡层4内的端口最低端与找坡层的最低端平齐。第2排水管2通过塑料三通3连接立管1。
第2排水管2在房屋施工时预埋在建筑的女儿墙6内,并探出女儿墙6,一般探出10mm。
参见图2的另一个实施例,第2排水管2与所述排水管5均竖直设置,第2排水管2上端的端口与找坡层4最低端平齐,且第2排水管2通过一弯头和塑料三通3与立管1连通。
由于排水管和立管的直径不同,所以塑料三通3为变径三通。
由于在紧贴建筑屋面的结构板处设置有第2排水管,所以当保温层上的防水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时,侵入保温层内的雨水会从第2排水管顺利排出,不会使屋面蓄水,从而防止了屋顶漏雨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板悬挑楼梯
- 下一篇:钢结构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