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内手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845.2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曾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振文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内手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用品领域,特别指一种方便拉开嘴唇,以利于进行口内摄影、牙齿清洁或保健的器具。
背景技术
牙齿是维持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卡,因为其负责对口内的食物进行咀嚼,将食物切割、研磨成微细的状态,然后才进入胃中进行分解与消化工作。若是大块食物在开始未经适当的咀嚼就进入胃里,那么势将大幅增加胃的工作量,导致消化不良,其至造成胃的损伤,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大多数人类的牙齿,终其一身只会换牙一次,且无法自行修补,所以维持牙齿的健康,成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的课题。为维持牙齿的健康,除了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外,也必须请牙医定期保养或诊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牙齿位于口腔中,平时紧闭而不外露,即使张开也有其限度,无法直接一窥全貌。因此牙医在诊治口腔时,有必要辅以其它器材,以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牙科器材在设计时,多以医师的方便性为出发点,而鲜少考虑就诊者的感受,因此,看牙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愉快的经验。毕竟就诊者是面临冷冰冰的机械,还不时充斥股药味,无论医师、护士如何安慰,在听到机械运转时,很多人仍不免在背脊生出一股凉意。
为此,如何改善牙科器材的人性面,从而能发挥良好功能,不仅让就诊者能放心治疗,也能提供医师有效的辅助。
以现有牙科器材为例,如图7所示,医师要进行牙齿22诊疗时,是用专用钩具3拉起就诊者2的嘴唇21,由于该专用钩具3拉起的幅度有限,所以一次通常都需要使用两支或更多的该专用钩具3,才能得到可供医师诊疗牙齿22的空间大小,操作上相当依赖医师的技术与经验,不仅造成就诊者的不适感,其实医师在使用时也需严加小心,以免伤到就诊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内手拉钩,其方便于拉开嘴唇检视牙齿,使医师可专心于对就诊者进行保健或治疗,提高牙科诊治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内手拉钩,对就诊者而言,无需面临多个尖刺放在口中,而仅放置配合口型的片状体,自然能放心接受诊治,而减少抗拒的情绪。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内手拉钩,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广普及,使医师与就诊者达成双赢局面。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口内手拉钩提供有板体,该板体一端弯折成钩部,另一端设有柄部,该钩部用来勾住并拉开嘴唇,该柄部提供操作者持握,通过操作该柄部进行该钩部拉开嘴唇的动作,以看到就诊者的牙齿全貌。该钩部配合该嘴唇形状可设计为弯弧状,且该钩部横向的宽度略小于该嘴唇宽度,以符合人体工学,自然勾住该嘴唇并进行上提,方便对该就诊者的牙齿进行检查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例平面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例平面图(二);以及
图7为常用的专用钩具使用例图。
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
1、板体;11、钩部;12、柄部;13、弯折端;2、就诊者;
21、嘴唇;22、牙齿;23、鼻子;3、专用钩具。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口内手拉钩,该口内手拉钩主要包括板体1,该板体1一端弯折成钩部11,另一端则设有柄部12。
请参阅图4所示,该钩部11主要用来勾住并拉开就诊者2的嘴唇21,以方便对该就诊者2的牙齿22进行检查或治疗;该柄部12则方便操作者(医师)持握,以利于操作该钩部11拉开嘴唇21的动作。
由此,该操作者可轻易拉开该就诊者2的嘴唇21,直接看到该牙齿22全貌,以利于检查或治疗该牙齿22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为符合人体工学,以对该就诊者2产生舒适感,该钩部11的横段d配合该嘴唇21形状可设计为弯弧状,且该横段d的宽度略小于该嘴唇21宽度,以利于放入就诊者2口中贴附在该嘴唇21与该牙齿22之间的位置,然后自然勾住该嘴唇21,并轻易上提完成工作。
请参阅图5、图6所示,该柄部12相对于该钩部11反方向设置有弯折端13,配合该钩部11上提该嘴唇21动作,当该柄部12上提时,因该弯折端13的设置,不会碰到该就诊者2的鼻子23,而能顺利达成所需的上提高度,方便该操作者后续作业。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行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振文,未经曾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