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946.X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晖;樊有勤;杨一光;李晓渝;郭宏;刘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8 | 分类号: | B21B2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结构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装置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
背景技术
轧辊的冷却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轧辊的磨损、热裂纹及剥落情况。目前,连铸坯带液芯轧制的轧辊内部内冷结构尚未见诸报道。而相关领域的铸铝轧机轧辊通常采用在辊子表面开水槽,然后用辊套将水路闭合的方式来形成辊体内冷结构;或者只采用轧辊芯部通冷却水的方式来实现轧辊冷却。
但是,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在辊芯表面开的水槽因受强度和结构限制,其断面狭小。同时径向进、出水通孔也因受水槽断面的限制,直径小,因此极易堵塞。轧辊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垢和水中杂质易使沟槽不通畅;径向进、出水通孔也容易因锈蚀或异物堵死,从而造成局部冷却效果不佳,出现局部辊面温度偏高的现象。严重时必须把辊套退下,对辊芯表面水槽锈蚀及堵塞的通水孔道进行清理和疏通,再重新热装。
(2)对轧辊体的降温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大直径轧辊的辊体。除了表面浅槽和输送到表面浅槽的进、出水路外,大直径轧辊体中间部位积蓄的热量没有其他渠道可吸收,从而导致对轧辊体的降温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该轧辊具有高效的辊体循环内冷结构,其不仅能够保持辊体内冷却水路通畅,还能够降低辊体的平均温度。
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包括轧辊体,其具有一近端和一远端,其包括:
一中心孔,设于轧辊体中心位置;
一芯管,设于中心孔内,芯管外壁与中心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隔离水环,将中心孔隔成至少两段环形空腔;
若干行星孔,均布于轧辊内靠近辊面位置,沿长度方向上延伸;
若干侧面通道,设于轧辊体的近端和远端位置,沿轧辊体周向延伸,将相邻两个行星孔的端部相连通;
至少一径向设置的进水孔,设置于轧辊体的近端,进水孔靠近轴心的一端与近端的环形空腔连通,另一端与其中一行星孔连通;
至少一径向设置的出水孔,设置于轧辊体的远端,出水孔靠近轴心的一端与远端的环形空腔连通,另一端与其中一行星孔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冷却水从芯管的一端进入到辊体内,并从芯管的另一端进入到环形空腔内;然后从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水孔进入到行星孔的一端,再从行星孔的一端流到行星孔的另一端,经侧面通道再流到相邻行星孔的另一端,再从该行星孔的另一端流到其一端;如此反复,流经若干个行星孔后,再经出水孔、环形空腔流出辊体。
优选地,上述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中,行星孔的数量是偶数。
优选地,上述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中,进水孔与最上游的行星孔连通,出水孔与最下游的行星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轧辊具有两条主循环水路,进、出水孔和行星孔的直径大,从而确保了辊体内冷却水路的通畅,并同时提高了传热效率,提高了降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轧辊可设置多个行星孔,行星孔可均匀地分布在轧辊体的圆周上,从而能够保证轧辊体均匀地冷却,提高降温效果,尤其对大直径轧辊体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3)冷却水能够在轴向方向设置的行星孔内穿梭往复,进行覆盖式水冷,从而充分地对轧辊进行水冷,使轧辊表层下的温度不至于过度地增高,进而降低了热疲劳对轧辊的有害影响;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轧辊还具有可靠性高,不易漏水以及对装配要求不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内冷结构的轧辊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