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识别肉类激光码的手持终端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155630.2 申请日: 2012-04-13
公开(公告)号: CN202887206U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崔峨;陈伟中 申请(专利权)人: 崔峨;陈伟中
主分类号: G06K7/10 分类号: G06K7/10;G06Q30/00;G06Q50/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02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识别 肉类 激光 手持 终端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安全追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识别肉类激光码的手持式终端机。 

背景技术

在生猪生产、屠宰、流通、监管领域,因为技术手段的落后,私屠乱宰、注水猪、病死猪、瘦肉精等现象层出不穷,猪肉市场监管中“一猪多宰”、倒票、假票等问题时有发生,问题猪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延续了几十年不变的蓝色证章制度,“动检章”和“质检章”不清晰,造假手段极为简单,且印章污染了猪肉表皮,大大降低了猪皮的价值,企业还要为此支付蓝章的耗材和人工费用。这种传统方式,缺乏有效的稽查手段,不能实现生产流通的全程监控。问题猪肉上了老百姓餐桌,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鉴于猪肉生产流通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自2010年起,对有条件的城市进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解决肉类蔬菜流通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等问题,提高肉类蔬菜流通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为此,商务部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颁发了《SB/T10570-2010片猪肉激光灼刻标识码印应用规范》,拟在指导行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 

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产品可追溯系统林林总总,大多数已趋向成熟。但生猪屠宰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同时又因猪肉这一特殊性质的商品,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手段来复制或移植其它行业的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系统。刚刚起步的信息化 追溯体系,追溯信息载体大多使用RFID电子标签、扎带标签、挂牌、贴标等方式,在流通过程中,会有脱落、遗失、损毁,导致信息链的脱节而无从追溯,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当前的市场变化使得现行传统的生产、检疫、监管的手段和方式需要提高,亟待一种新技术、新措施、新产品、新系统,可以应用于生猪养殖、生产、屠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 

目前,对数字的识别产品很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个人办公、移动通信、数字家电等方面均十分普及。但是,由于激光灼刻时猪皮上的蛋白质经激光高温烧结,使得灼刻文字边缘不光滑、识别文字边界不清;又因为猪皮的表面粗糙度不一、色差很大、灼刻后的文字与猪皮之间颜色反差不够,对比度低,给数字识别带来诸多不便。采用什么样的自动识别设备,才能识别片猪肉激光灼刻的追溯码?就连最为著名的霍尼韦尔Honeywell工业级扫描枪和国内知名品牌汉王识别系统的软硬件均无法识别,不能在猪肉追溯体系建设中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识别肉类激光码的手持式终端机。 

一种用于识别肉类激光码的手持式终端机,包括外壳、摄像头、显示屏、键盘、CPU、存储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机通过摄像头获取肉类激光码的图像,识别所述激光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终端机还包括蜂鸣器、指示灯以及电池。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激光码表示的肉类信息包括食品养殖、屠宰、品种和时间的信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终端机对所述激光码进行翻译,将翻 译后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获取所述肉类信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wifi、蓝牙或者网线将所述翻译后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终端机是掌上电脑、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肉类是家禽或家畜的生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流通节点主体码示意图。 

图2是商户及团体消费单位经营者主体码示意图。 

图3是流通节点经营者主体码示意图。 

图4是追溯码示意图。 

图5是激光码可选符号示意图。 

图6是二进制编码示意图。 

图7是激光码示意图。 

图8是手持式终端机结构图。 

图9是识别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激光灼刻设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峨;陈伟中,未经崔峨;陈伟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