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842.0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波;贾清波;谷艳梅;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具有 永久 球墨铸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模具,属于铸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生产可以追溯的、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管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输水、输气工程和城市建设,球墨铸铁管按照制造工艺可以分为水冷法和涂料热模法。涂料热模法工艺主要应用于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其产品一般用于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为此,生产单位和使用部门对每支产品从铁水成分、制造工艺、性能检测到发往何地、使用位置等信息都高度关注。目前,一般的铸铁管没有永久的、与铸铁管连为一体的相关信息,通常是利用纸质登记信息来了解铸铁管的成分、来源等,若这些文件损毁或丢失,则这些铸铁管的相关信息不明,产生问题后不便追溯,查找根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该模具生产的铸铁管在在成型之初就形成一个终身携带的编号,便于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追溯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包括铸管模具,所述铸管模具的一端为承口端,另一端为插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模具的光滑内部上均匀涂有绝热涂层,所述承口端的绝热涂层处刻有铸号。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制,所述铸号为一系列数字组成的凹陷体结构。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制,所述绝热涂层的厚度0.3~0.6mm,所述铸号的纹路宽度为1~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使用热模法工艺生产球墨铸铁管时,一用于生产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利用该模具可以在管身特定位置形成永久性铸号,这种生产方法简单实用、迅速快捷、无需维护,应用于热模法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可以使产品具有终身的特定编号,便于在生产制造、存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特性和安全使用进行追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刻画铸号时所使用的镂空字板;
其中:1、铸管模具,2、绝热涂层,3、铸号。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永久铸号的球墨铸铁管模具,包括铸管模具1,铸管模具1的一端为承口端,另一端为插口端,铸管模具1的光滑内部上均匀涂有绝热涂层2,承口端的绝热涂层2处刻有铸号3。
为了使热模法生产的球墨铸铁管在铁水成型时形成唯一、永久的编号,设计制作了简单实用的铸号工具如附图2所示,其使用方法:在铸管模具1内表面已经形成光洁连续的绝热涂层2后,将镂空字板按压在绝热涂层2表面,用粗细适中的坚硬物体沿字板镂空部分移动,清除掉该位置的涂层,形成凹陷的字迹。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热涂层2厚度为0.3~0.6mm,为了保证铸造的铸号3清晰可见,一般设置镂空字板的镂空部分宽度为1-3mm之间。
每个数字单独一张字板,根据产品编号规则,依次使用不同的字板刻划出整体的编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首先使铸管模具1具有适宜喷涂的温度和光洁的内表面,启动绝热涂层喷涂系统,在铸管模具1内表面获得光洁连续的绝热涂层2;
(2)依据产品编号规则,获得该支产品的编号;
(3)将镂空的字板按压在铸管模具1承口处内表面的绝热涂层2上,使用粗细适中的物体沿字板内边缘刻划掉绝热涂层,形成下凹的数字或字母印记;
(4)根据编号的排列顺序,依次刻划出其他字母或数字,形成完整的编号;
(5)使用压缩空气将刻划好的编号表面吹扫干净;
(6)旋转铸管模具1,进入铁水浇注成型工序。铁水在高速离心的模具中凝固成型,获得的产品就已经带有永久的铸号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有设备简单实用,无需维护、几乎不增加成本;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不影响生产节奏;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编号随意编排,不受位置和字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浇道自动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曲轴装配用铆钉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