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慢回弹坐垫及其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7147.8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升;刘进伟;黄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弹 坐垫 及其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附属部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坐垫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坐垫是车辆必不可少的附属部件,用于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性。特别是对摩托车等轻便车辆来说,由于具有较强烈的颠簸特性,舒适的坐垫不但能够使驾乘者缓解疲劳,甚至影响到车辆的安全驾驶。
现有技术中,对于车用坐垫的要求是具有舒适性,较常见的是采用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和回弹性能的高回弹材料。高回弹材料制成的坐垫虽然具有较为迅速的回弹性能,但是由于需要保持一定的支撑能力,坐垫弹性较大,影响减振效果;特别是在高频振动时,与车辆振动具有同一性,因而乘坐舒适性较差。
因此,需要对车用坐垫进行改进,具有支撑能力的同时,对于频率较大的振动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振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摩托车等轻便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慢回弹坐垫及其摩托车,具有支撑能力的同时,对于频率较大的振动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振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摩托车等轻便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慢回弹坐垫,至少包括由慢回弹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进一步,所述慢回弹材料制成的缓冲层作为坐垫的下层,还包括与下层形成复合结构的上层;提高整个坐垫的抗振缓冲性能,在高频振动时结合上层结构共同完成缓冲、减振和支撑,具有支撑能力的同时,对于频率较大的振动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振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摩托车等轻便车 辆。
进一步,所述上层为由高回弹材料制成的坐垫结构,利用高回弹材料的支撑能力和高频回弹能力,结合慢回弹材料的记忆性能和良好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提高坐垫在高频振动下减振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以相互交错嵌合的方式设置,该嵌合方式能够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过渡层,使两层之间柔性逐渐传递振动,进一步提高坐垫的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上层和下层分别占坐垫总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该比例能够较好的考虑上层和下层的厚度,即能起到较好的支撑及高频减振效果,并能兼顾抗冲击能力。
进一步,上层和下层相互交错嵌合部分的厚度占坐垫总厚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该比例的过渡结构比例能够较好的传递振动,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和抗振性能。
进一步,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采用平滑的波浪形结构相互交错嵌合,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同时,平滑过渡结构利于消除上层和下层的应力集中,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对于振动的传递具有削减缓冲效果。
进一步,所述上层和下层厚度相同,充分利用二者的固有特性,达到最佳的缓冲减振效果,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上层和下层相互交错嵌合部分的厚度占坐垫总厚度的四分之一,与上层和下层的厚度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振动缓冲过渡效果,因而具有最佳的驾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慢回弹坐垫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有慢回弹坐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慢回弹坐垫及其摩托车,采用慢回弹材料制成坐垫层,并可结合其它材料制成复合层,利用慢回弹材料具有的特殊的黏弹特性和记忆功能,该材料在坐垫下层体现很柔软的材料特性,并有很 强的冲击能吸收能力;提高整个坐垫的抗振缓冲性能,为适应高频振动,可结合上层结构共同完成缓冲、减振和支撑,具有支撑能力的同时,对于频率较大的振动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振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适用于摩托车等轻便车辆;通过静态试验,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度远高于现有的坐垫;通过透过损失对比实验,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性远高于现有的坐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为摩托车坐垫;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慢回弹坐垫,至少包括由慢回弹材料制成的缓冲层;慢回弹材料可采用常见的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慢回弹记忆性质;可增加与慢回弹材料制成的坐垫层相配合的其它层,包括现有的坐垫材料与坐垫层形成复合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慢回弹材料制成的缓冲层作为坐垫的下层,还包括与下层形成复合结构的上层;上层材料可采用现有的坐垫材料,即能实现实用新型目的;为形成完整的坐垫结构,上层和下层之间采用必要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7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