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7314.9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跃;尹忠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电子 智能 电能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均采用段式液晶,其价格低廉,功耗低;然而由于电能表所处的电网环境复杂,且液晶的COM口输出的是时间间隔很短的阶梯电压,阶梯电压的稳定程度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能表在复杂环境下液晶显示性能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包括:
单片机,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计量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串口输出端的稳压单元。
更进一步地,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单片机、所述计量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供电的电源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一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一滤波元件,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二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二滤波元件,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三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三滤波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四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四滤波元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元件、第二滤波元件、第三滤波元件和第四滤波元件均为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用于与手持终端通信的红外通信单元以及隔离的多点RS485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在液晶显示的COM管脚和地之间使用电容滤除高频干扰,将阶梯电压稳定在理想的电压值上,改善了液晶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电能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中显示模块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包括:单片机1,以及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计量模块2、通信模块3、数据存储模块4和显示模块5;显示模块5包括LCD显示单元以及连接在LCD显示单元的串口输出端的稳压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中,计量模块2采用专用的计量芯片,单片机1采用MCU通过处理计量芯片送入的脉冲以及从SPI总线获得的数据,对电能进行计量和显示等操作。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采用电容提高了液晶显示抗干扰性能;计量正/反向有功,精度可以达到1级;整机功耗小于1.5 W;同时采用SMT工艺,整体性能优越。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还包括:用于给单片机1、计量模块2、通信模块3和数据存储模块4供电的电源单元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信模块3包括:用于与手持终端通信的红外通信单元以及隔离的多点RS485通信单元。红外通信单元采用红外通道是点对点模式;手持终端每次只能与一个电表通信;由于手持终端不能同时访问多个电表,因此电表可单方面响应广播消息。而RS485通信单元采用RS485通道,网络中有许多电表(虽然不会有一个以上的主机),没有电表能够发送数据包以响应网络广播,主机发出一个消息后,主机收发器需要经过一定延时,为接收数据做好准备;因此采用RS485通道在电表响应之前设置一个传输延时,以防数据丢失。
在本实用新型中,稳压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一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一滤波元件,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二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二滤波元件,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三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三滤波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LCD显示单元的第四串口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第四滤波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7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