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螯合态凹凸粒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7829.9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祥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螯合态 凹凸 粒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肥,尤其涉及一种外层包裹有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的肥料。
背景技术
普通的有机肥料或氮、磷、钾肥料均为粉状或颗粒状,很易分散或溶解在水中,施用后,被雨水或灌溉水分散逸失或溶解,随水流入江河或渗入地下,一方面造成地表水系或地下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据统计,目前我国肥料的利用率仅有30%,这意味着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肥料厂生产的产品没有被有效利用,而是作为污染物进入了环境,肥料资源利用率低下也是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目前肥料发展方向是有机无机结合的长效肥、缓控释肥的颗粒肥,但施入土壤里滞留时间其实很难控制,包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复合肥也是一样,很多地方的农民施用一些进口颗粒复合肥后,都说肥料效果并不佳,第2年甚至有些干旱地区3、4年后翻地时还是颗粒,颗粒中的营养元素并没有根据土壤里当季农作物生长情况按时释放出养分而被吸收利用而沉寂滞留在土壤里,且这些肥料价格昂贵。这样不仅给平衡施肥测土摸底数据带来普遍的难度,更为当年当季作物的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提出了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施肥效果好,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率的螯合态凹凸粒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螯合态凹凸粒肥,其特征是它包括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和实体粒肥(1),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包裹在实体粒肥(1)外层;所述的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与实体粒肥(1)之间形成凹凸小孔(3)。
所述的实体粒肥(1)的形状可为球形、圆柱形、棒状形、棱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是将肥料加入螯合制粒粘结剂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形状(形状主要包括为:球形、圆柱形、棒状形和棱柱形),通过凹凸小洞空间增加肥料与水的接触面积,达到既能保持长效控释缓释、又能集雨保水、节水节肥抗旱与提高生物活性,在土壤中加速降解而随当季作物生长情况按时释放出平衡的养分的目的,提高肥料资源的利用率。
2.使用时根据产品不同性能作基肥底施(生物有机复合肥宜开沟、施肥、覆土、浇水)、追肥撒施;圆柱状、棒状只需将它插在植物根系附近,它就可以在水的作用下控制释放有效成份,从而延长肥料的有效期,降低淋溶损失,成为具有明显增效活性和缓控释效果的多功能变形肥料。
3.螯合态凹凸粒肥的长效缓释螯合态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包膜型的缓控释肥、喷浆圆颗粒的螯合肥复合肥、棒状的长效缓释肥和凹凸棒状控释肥特别适用于生产绿色无公害生态有机水果、蔬菜、西瓜、茶叶、药材、烟草、粮棉油大田作物及园艺花卉与林业施肥上,也可用于现代农业机械化施肥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球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圆柱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棒状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棱柱形示意图。
在图1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实体粒肥;2、粒肥螯合制粒剂层;3、凹凸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成分造成关系为:所述的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包裹在实体粒肥1外层。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球形示意图,是在球形实体粒肥1表面局部喷涂有一层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圆柱形示意图,是在圆柱形实体粒肥1表面局部喷涂有一层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棒状形示意图,是在棒状形实体粒肥1表面局部喷涂有一层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棱柱形示意图,是在棱柱形实体粒肥1表面局部喷涂有一层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
本实用新型的螯合态凹凸粒肥,是将粒肥螯合制粒剂层2包裹在实体粒肥1外层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形状(形状主要包括为:球形、圆柱形、棒状形和棱柱形),通过凹凸小孔3增加肥料与水的接触面积,达到既能保持长效控释缓释、又能集雨保水、节水节肥抗旱与提高生物活性,在土壤中加速降解而随当季作物生长情况按时释放出平衡的养分的目的,提高肥料资源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祥,未经彭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7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样批量快速溶样器
- 下一篇:胶合板胶合强度检测制样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