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9800.4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1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粉尘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化肥生产中的颗粒粉尘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化肥属于一种颗粒混合物,在化肥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粉尘颗粒产生,粉尘颗粒会进入空气并伴随空气被排放到大自然中,因此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565219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9月1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式粉尘回收器,包括壳体和底座,壳体上设有过滤网,壳体上端设有空气出口,下端设有粉尘出口,底部的侧边设有空气入口,壳体内部设有对立放置的上折滤板和下折滤板,所述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粉尘出口分别设有法兰。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滤除空气中的部分粉尘,但是粉尘本身颗粒度小,光靠滤板和过滤网上的小孔进行过滤显然是不够的,滤除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空气粉尘回收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空气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空气出口,壳体的下端设有粉尘出口,壳体的底部侧边设有空气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滤板一和滤板二,所述空气入口位于滤板一的下方,所述滤板二位于滤板一的上方,所述滤板二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喷淋口一和喷淋口二,所述喷淋口一位于滤板一的下方,所述喷淋口二位于滤板一与滤板二之间。
所述喷淋口一与空气入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
所述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粉尘出口分别设有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增设了两个喷淋口,这样空气中的粉尘与水接触后会变重,而后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与空气脱离,空气净化效果更好,粉尘回收效率也更高。
2、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口一与空气入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这样带有粉尘的空气在进入壳体后就能第一时间与喷淋口喷出的水接触,而且接触效果也会更好。
3、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粉尘出口分别设有法兰,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避免了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底座2,空气入口3,空气出口4,粉尘出口5,滤板一6,滤板二7,过滤网8,喷淋口一9,喷淋口二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空气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座2,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空气出口4,壳体1的下端设有粉尘出口5,壳体1的底部侧边设有空气入口3,所述空气入口3、空气出口4和粉尘出口5分别设有法兰,以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滤板一6和滤板二7,所述空气入口3位于滤板一6的下方,所述滤板二7位于滤板一6的上方,所述滤板二7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8,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喷淋口一9和喷淋口二10,所述喷淋口一9位于滤板一6的下方,且喷淋口一9与空气入口3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所述喷淋口二10位于滤板一6与滤板二7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打开喷淋口一9和喷淋口二10,然后打开空气入口3,让含有粉尘的空气从空气入口3进入壳体1内,由于喷淋口一9位于空气入口3的对面,进入壳体1内的会首先与喷淋口一9中喷出的水接触,空气中的粉尘与水接触后,会将水吸附在其表面,吸附了水的粉尘自重会变大,而后会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掉落在壳体1底部,这样就能在通过滤板一6之前就过滤掉一部分粉尘;而后空气继续上升,会在滤板一6处再过滤掉一部分粉尘,通过滤板一6后,空气会再与喷淋口二10中喷出的水接触,在通过滤板二7之前再滤除掉一部分粉尘,之后空气会相继通过滤板二7和过滤网8,将空气中其余的没有沾上水的粉尘滤除掉,最后比较干净的空气会通过空气出口4排出,掉落到壳体1底部的粉尘会由粉尘出口5回收。
由于空气中的粉尘经过了喷淋口一9、滤板一6、喷淋口二10、滤板二7和过滤网8这些装置的多重过滤,粉尘颗粒的回收效率高,排出的空气也更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