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Y轴动力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9814.6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伏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达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2700 湖北省随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用动力头,尤其涉及一种Y轴动力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小规格数控排刀车床生产厂家在侧铣动力头方面有发展的较少,主要是单个机械动力头,这样就存在复杂零件不能一次加工,需多次装夹完成的缺点,在位置精度方面也就不能保证。大规格的数控车床是通过动力刀塔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一是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二是成本昂贵,需要好几万元,在小规格数控排刀车床上不太适应。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31309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8月1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铣销及钻孔动力头,包括主轴箱和固定座,所述主轴箱与固定座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主轴箱上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用于安装铣削刀具或钻具; 主轴箱上设置有可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主轴箱和固定座相对运动;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主轴箱上。
现有的数控排刀车床,都是单纯的依靠X/Z轴来完成零件加工任务,它的特点的快而灵巧。但随着市场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总是希望减少二次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只有X/Z轴的机器就日益凸显出它先天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工能力强、加工效率高的Y轴动力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Y轴动力头,包括电机一、固定座和动力头底座,所述电机一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丝杆和导轨均伸入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上对应导轨处设置有导轨滑块,所述动力头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动力头,所述动力头指向机床的Y轴方向。
所述动力头的数量为三个,包括主动力头和位于主动力头两侧的副动力头,所述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并排安装。
所述主动力头的尾端安装有电机二,所述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之间通过同步带传送动力。
所述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内设置有V型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好处:
1、本实用新型在数控排刀车床上首次引进了Y轴动力头,使得排刀机具有有四轴联动的功能,加工能力更强,加工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中配备了三个动力头,这样在刀具的装配上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也能将侧铣的功能发挥的更加完善。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三个采用并排安装,通过高精度轴承、同步带轮等结构来传送动力,结构虽简单但精密度要求很高,高精密度保证了机器在运转的时候噪音很低。
4、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上均设置有V型密封圈,可以阻止外面碎屑、灰尘和废油伤害动力头内的精密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电机一1,固定座2,动力头底座3,丝杆4,导轨5,导轨滑块6,动力头7,主动力头8,副动力头9,电机二10,V型密封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Y轴动力头,包括电机一1、固定座2和动力头底座3,所述电机一1和固定座2之间设置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两侧设置有导轨5,所述丝杆4和导轨5均伸入固定座2内,所述固定座2上对应导轨5处设置有导轨滑块6,所述动力头底座3上设置有三个动力头7,所述动力头7指向机床的Y轴方向。
参见图1,所述动力头7包括主动力头8和位于主动力头8两侧的副动力头9,所述主动力头8和副动力头9并排安装,主动力头8和副动力头9内设置有同步带轮,并通过同步带将同步带轮串接起来。
参见图2,所述主动力头8的尾端安装有电机二10,电机二10与主动力头8的动力轴相连,所述主动力头8和副动力头9内设置有V型密封圈11,用来阻止阻止外面碎屑、灰尘和废油进入主动力头8和副动力头9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回转零件需做烦的侧面的钻孔、攻牙、铣扁位、开槽及二次装夹加工,从而保证加工精度,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加工效率,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达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达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