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684.8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兵;宋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纳川航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0 | 分类号: | G11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单碟收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放收放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出行时的听觉享受,汽车音响应用而生,且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汽车音响装置不断进行更新换代,以求做到在保证音质的同时缩小其占用空间,且不失美观。因此,如何在保持美观效果的同时又能使得汽车音响装置的体积减小,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体积足够小,适用于特定车型,且造型美观大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包括一单碟收放机主体,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前端面设置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端面上侧开设一单碟开口,并且所述开口贯穿至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的端面中央具有一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上还具有按键组,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后端面具有接插件组。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按键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左侧的左侧按键、所述显示屏右侧的右侧按键以及所述显示屏下侧的下侧按键。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接插件组包括收音天线接插件、USB接插件以及ISO接插件,并且所述收音天线接插件、所述USB接插件和所述ISO接插件分别依次横向设置在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后端面。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相接触的端面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单碟收放机的形状为一长方体,所述单碟收放机的两横向侧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上安装板,每一所述上安装板上开设通孔。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单碟收放机的底端面沿横向分别设置有两下安装板,两所述下安装板上开设通孔,并且两所述下安装板背对所述控制面板略倾斜。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控制面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面积。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单碟收放机主体的材料为PC和ABS。
上述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其中,所述控制面板的材料为PC。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美观大方,且兼具USB接插件以及收音天线接插件的功效,提高了车载音响使用音乐的范围,同时,使用方便,便于在开车时进行操作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左视图。
附图中:1.单碟收放机主体; 11.上安装板; 12.通孔; 13.下安装板; 14.通孔; 2.控制面板; 21.单碟开口; 22.显示屏; 23.定位装置; 31.左侧按键; 32.右侧按键; 33.下侧按键; 41.收音天线接插件; 42.USB接插件; 43.ISO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的左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单碟收放机,包括有一单碟收放机主体1,在该单碟收放机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一控制面板2,在该控制面板2的端面上侧开设有一单碟开口21,并且该单碟开口21贯穿连接至单碟收放机主体1的内部,便于CD碟片从单碟开口21中放入。在控制面板2的端面中央设置有一显示屏22,该显示屏22与单碟收放机主体1内部系统相连接,以便通过显示屏22用于显示CD或其他信息。在控制面板2的端面上还设置有按键组,通过按键组对单碟收放机主体1内部系统进行按键选择控制。在单碟收放机主体1的后端面还设置有接插件组,通过接插件组来对单碟收放机主体1进行外部连接读取。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纳川航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纳川航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蓄电池拉杆箱的电动轿车
- 下一篇:多层空气弹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