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压抗拉水利测控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796.3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茆玉斌;周寿清;茆成彦;陈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0;H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水利 测控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通信传输电缆,尤其是一种用于水利测控领域的耐压抗拉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和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都是以金属作为导体传输电或者信号的一种装置。
随着电缆应用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缆层出不穷,水利测控领域于近几年也引入了电缆作为信号传输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水利测控用电缆因为发展时间短,设计经验不足等原因一直都存在耐压性能差、抗拉能力弱等缺陷。由于水利测控是一个独特的应用领域,实施现场情况复杂,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在设计上存在天然缺陷的传统型电缆容易因为压力或者拉力等原因影响其性能使用,其工作环境的独特性又注定了更换和调试都比较麻烦。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耐压抗拉用于水利测控领域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用于水利测控领域的耐压抗拉电缆。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压抗拉水利测控用电缆,主要包括镀锡束丝、镀锡束丝导体、铝箔绕包层、特软内护套及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所述的镀锡束丝导体上包覆有一层特软绝缘层,每两个铝箔绕包层外包覆一层聚脂绕包层,特软内护套与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之间设有一层镀锡丝屏蔽层。
两根镀锡束丝导体通过对绞的方式连接后包覆上一层聚脂绕包层;一对聚脂绕包层再次对绞之后和两根镀锡束丝一起挤压于特软内护套内。特软内护套包覆镀锡丝屏蔽层后,由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经挤压式挤成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两根镀锡束丝导体通过对绞的方式连接,经由聚脂绕包层包覆后再次对绞,增强了其抗拉的性能;2、特软内护套内加增了两根镀锡束丝,再次增强了抗拉性能;3、内设特软内护套,保证了电缆的耐压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压抗拉水利测控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耐压抗拉水利测控用电缆,主要包括镀锡束丝1、镀锡束丝导体2、铝箔绕包层4、特软内护套6及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8,镀锡束丝导体2上包覆有一层特软绝缘层3,每两个铝箔绕包层4外包覆一层聚脂绕包层5,特软内护套6与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8之间设有一层镀锡丝屏蔽层7。
两根镀锡束丝导体2通过对绞的方式连接后包覆上一层聚脂绕包层5;一对聚脂绕包层5再对绞之后和两根镀锡束丝1一起挤压于特软内护套6内。特软内护套6包覆镀锡丝屏蔽层7后由挤压式紫红色特软材料护套8经挤压式挤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