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擦工作面带对称并规则分布凹槽的制动旋转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331.X | 申请日: | 201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友 |
主分类号: | F16D65/02 | 分类号: | F16D6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2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工作面 对称 规则 分布 凹槽 制动 旋转 元件 | ||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工作面带对称并规则分布凹槽的制动旋转元件,该元件安装在制动器上,用于旋转机器的制动控制,广泛用于汽车、天车、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等旋转机器的制动控制,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制动器包括固定元件、旋转元件、控制元件、促动元件、摩擦元件,有的还包括调节元件、报警元件、压力保护元件,其原理就是依靠旋转元件和摩擦元件在外力促动下接触并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制动,旋转元件机械加工完毕后,其摩擦工作面是光滑的平面或弧面,经过长期间的使用,其工作面会越来越光滑,摩擦系数也大大降低,这时要想使制动力不变,就只有加大促动力,其后果就很可能造成鼓裂和其它一些机件损害。同时,旋转元件和摩擦元件的工作温度也会急剧升高,摩擦元件在高温状态下会软化变质,其结果就是制动力不足和失效,这就是热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旋转元件增大和保持恒定的摩擦系数,减小促动力和缩短制动时间,降低机件温度,获得理想的制动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旋转元件摩擦工作面上加工出适当深度、对称并规则分布的凹槽,以增大和保持恒定的摩擦系数,这样,只需要更短的时间、更小的促动力,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制动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只会适当减小凹槽深度,而其摩擦系数能恒定保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制造简单,制动效果提升明显,制动器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由于凹槽是对称规则分布的,制动时不会产生冲击,也不会产生轴向载荷。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4为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主视图,图6为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中,旋转元件的外弧工作面上加工了人字形凹槽;
在图3、4中,旋转元件的内弧工作面上加工了X形凹槽;
在图5、6中,旋转元件的两侧工作面上加工了△形凹槽。
[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友,未经吴光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负荷开关用固封极柱
- 下一篇:具有背光模组的键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