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式倒扣伸缩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626.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敏文;韩虎成;邓小强;隆世明;张文;徐迎新;李景彬;沙洲;王建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倒扣 伸缩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气田修井、打捞作业中的缓冲式倒扣伸缩补偿器。
背景技术
倒扣打捞是很有效的井下事故处理方法,在倒扣打捞作业中伸缩补偿器用于补偿丝扣退扣时产生的轴向位移。尤其在气井不压井修井作业中,对于原来的压裂、酸化等增产管柱的工具串需要在不压井作业机的防喷管内进行倒扣打捞处理。由于管柱很短,管柱的伸长量很小,作业井操作员很难把握倒扣时的上提力。再有,倒扣时需要对倒扣捞矛施加一个持续的上提力才能保证倒扣捞矛不意外“脱手”,常规的伸缩补偿器无法满足现场的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施工的可操作性的缓冲式倒扣伸缩补偿器,在倒扣作业中它既可以起到轴向补偿作用,还可以在上提预拉力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也可以在倒扣过程中对倒扣捞矛施加一个持续的上提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缓冲式倒扣伸缩补偿器,包括下接头和上接头,其特征是:下接头的上部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外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方套,上接头的下部内侧通过内螺纹固定连接有方轴,方轴套接在方套内。
所述的方套的内孔为正六边形结构,方轴的外径与方套的内孔匹配。
所述的方套的上沿固定有尼龙缓冲环。
所述的方轴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心轴,心轴底部有向外凸起的下沿,心轴的下沿贴合外套的底部内壁,外套的中部内壁处固定有挡块,档块与心轴的下沿之间置有弹簧。
所述的挡块是通过设置在外套中部位置内壁处的台阶卡接在外套与心轴之间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方套内套接有方轴,使得方轴旋转时能够传递扭矩带动方套共同转动,同时方轴还能够在方套内轴向滑动,用于补偿丝扣退扣时产生的轴向位移。同时外套与心轴之间置的弹簧,当伸缩补偿器轴向拉伸时,心轴和方轴同上接头一起向上运动,挡块固定在外套的内壁不能同心轴一起运动,此时弹簧开始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外套和心轴上,在上提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在倒扣作业前需要对工具串施加一定的上提力 ,此时伸缩补偿器已经处于完全拉开状态,弹簧处于压缩极限位置。在倒扣的过程中,伸缩补偿器靠弹簧的弹力对倒扣捞矛持续施加上拉力,可以避免倒扣捞矛意外“脱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补偿器的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补偿器的拉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接头;2、外套;3、心轴;4、弹簧;5、挡块;6、方轴;7、方套;8、尼龙缓冲环;9、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的本缓冲式倒扣伸缩补偿器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所示,包括下接头1和上接头9,下接头1的上部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外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套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方套7,上接头9的下部内侧通过内螺纹固定连接有方轴6,方轴6套接在方套7内,如图2的A-A剖视图所示,方套7的内孔为正六边形结构,方轴6的外径与方套7的内孔匹配,这样的结构使得方轴6旋转时能够传递扭矩带动方套7共同转动,同时方轴6还能够在方套7内轴向滑动,用于补偿丝扣退扣时产生的轴向位移。
方轴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心轴3,心轴3底部有向外凸起的下沿,心轴3的下沿贴合外套2的底部内壁,外套2的中部内壁出固定有挡块5,档块5与心轴3的下沿之间置有弹簧4,当伸缩补偿器轴向拉伸时,见图3,心轴3和方轴6同上接头9一起向上运动,挡块5固定在外套2的内壁不能同心轴3一起运动,此时弹簧4开始压缩,弹簧4的弹力作用在外套2和心轴3上,在上提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在倒扣作业前需要对工具串施加一定的上提力 ,此时伸缩补偿器已经处于完全拉开状态,弹簧4处于压缩极限位置。在倒扣的过程中,伸缩补偿器靠弹簧4的弹力对倒扣捞矛持续施加上拉力,可以避免倒扣捞矛意外“脱手”。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方套7的上沿固定有尼龙缓冲环8,当倒扣成功后,方套7在弹力作用下快速上移,尼龙缓冲环8可以避免方套7和上接头9之间的刚性冲击。同时挡块5是通过设置在外套2中部位置内壁处的台阶卡接在外套2与心轴3之间的,且由于台阶的作用不能同心轴3一起运动。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板式防喷盘根盒
- 下一篇:双弹卡无回收管绳索取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