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水阀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2335.X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5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阀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业的随车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放水阀拉钩。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干燥器的干燥能力有限,亦或是空气干燥器到达使用年限,而客户没有及时更换干燥器罐,致使汽车储气筒难免存在积水的情况,人们经常需要各种工具通过放水阀给储气筒放水,以免积水占用储气筒的有效容积,致使车辆制动性能减弱。
放水阀10的结构组成如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阀门13在固定于垫片15和卡簧16的弹簧14的作用下压紧于阀体的内表面,将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与大气隔离开来。当储气筒内的积水达到一定量时如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就需要按附图5所示的拉动方向,向左或者向右拉动拉环11带动杆体12使阀门13与阀体内表面形成一个如附图3所示的夹角α,以使放水阀开启,储气筒内的积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沿阀门13打开的缺口从内部流出实现排除积水的功能。
通常人们会选择直接用手,亦或是选择用其他非专用工具拉动拉环11来给储气筒放水。这种做法的缺陷是一旦工具选择不适,将有可能直接拉坏拉环11,甚至使杆体12变形,严重影响放水阀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该放水阀放水时水柱垂直朝下,在排水时易出现水花四溅的情况,极有可能弄脏正在给储气筒排水的用户的衣物,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放水阀损坏,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的拉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放水阀拉钩,包括拉杆以及遮板,所述拉杆一端弯曲,成为钩状体,所述钩状体用于拉动水阀的拉环,从而开启水阀的阀门,所述遮板固定靠近所述拉杆的弯曲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为操作端。
具体的,所述拉杆的弯曲的钩状体的结构为“J”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遮板为四分之一半球形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遮板为四方形平板,所述四方形平板的三边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端为圆环,所述圆环固定于所述拉杆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端为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后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弯折,并形成“U”型结构。
作为改进的,所述拉杆的“U”型结构的一边为波浪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应用所述的放水阀拉钩,通过拉动所述的操作端,控制所述放水阀拉杆的钩状体,通过钩状体拉动水阀的拉环,从而开启水阀的阀门,使储气筒内的积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沿阀门打开的缺口从内部流出实现排除积水的功能。此外,所述的放水阀拉钩上设有遮板,通过遮板的掩护,在排水时将四处飞溅的水花遮盖住,使液体往反方向流出,从而防止储气筒的排水弄脏用户的衣物,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放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水阀的N-N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放水阀的使用过程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阀的阀门开启时的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放水阀拉钩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放水阀拉钩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放水阀拉钩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拉环11 杆体12 阀门13 弹簧14 垫片15 卡簧16
拉杆21 遮板22 操作端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2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