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铸造用分流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554.X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堂;刘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会龙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铸造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降低气流噪声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
背景技术
分流锥在压铸模具中的作用:①起分流、导向、减少冲击的作用,可以使金属液体快速均匀填充,②快速冷却浇注冒口。
压铸模具内铸件的各热节位置安装有冷却风管,模具内高温铸件的凝固是通过调整冷却风管的风量达到的。为了满足顺序凝固,浇注冒口最后冷却,因为冷却的时间短,需要冷却流量大,所以冷却浇注冒口的分流锥风管风量最大,相对其他冷却风管压缩气体摩擦产生的噪音最大。
如图1所示,目前的分流锥冷却结构由分流锥和一根冷却风管组成,压缩气体吹入分流锥,高速流动的压缩气体带走浇注冒口对应的分流锥热量,达到降低温度冷却浇注冒口的目的。高速流动的压缩气体和分流锥接触摩擦,容易造成设备的磨损、老化,而且产生尖锐的噪音污染,长时间高噪音环境工作,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铸造用分流锥,通过在现有的分流锥上加设三通结构,将分散吹出的气流集中至出气风管,而将出气风管的出气口外接延伸至高处,使高温压缩气体向高处排出,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和噪音,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低压铸造用分流锥,包括锥体和与所述锥体密封连接的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为管状结构,三通接头的一端密封固定有所述锥体,三通接头的另一端密封设置有出气口延伸至所述锥体内部的进风气管,三通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风管;所述锥体内部形成一开口与三通接头连通的回风型腔,该回风型腔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出风气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所述进风气管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将进风气管固定于所述三通接头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与外界压缩气流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头螺栓一头固定于所述三通接头,另一头设置有固定外界压缩气流管道的螺栓接头。通过上述方案能够看出,三通接头连接进气风管和出气风管的方式是通过空心的双头螺柱和螺纹接头进行装配,压缩气体通过进气风管进入锥体,经过锥体后返回到三通接头的空腔中,最后经过连接三通接头的出气风管导出模具外。
优选地,所述锥体通过螺纹连接密封固定于所述三通接头。通过采用螺纹连接使锥体和三通接头之间的密封固定快捷、有效。
进一步地,所述锥体的回风型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三通接头与该锥体相连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出气风管的出气口外接延伸至高处。从而使高温压缩气体向高处排出,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和噪音,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通过在现有的分流锥上加设三通结构,将分散吹出的气流集中至出气风管,而将出气风管的出气口外接延伸至高处,使高温压缩气体向高处排出;同时,高温压缩气流在分流锥流动过程得到了有效的缓冲,从而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和噪音,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各结构之间能够有效连接,保证低压铸造中的气流冷却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分流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压铸造用分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