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的发泡成型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655.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法胜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发泡 成型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聚合物的发泡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中国台湾第092206275号新型专利前案中所揭露的发泡物控压成型装置,其是将第一模具单元与第二模具单元置于单一的压力室中,并应用该第一模具单元作为发泡初胚的模制模具,以及应用该第二模具单元作为该初胚的冷却定型模具;当原料于该第一模具单元内反应成型为初胚后,该压力室受供压单元施加一个加压压力,使于该第一模具单元开启后,使初胚可在该加压压力下被移置于该第二模具单元中,再进一步调整该压力室的压力,使之自该加压压力调压至一个成型压力,使初胚得于该成型压力下而于该第二模具单元内部的模穴膨胀成型为发泡体。
就上述习知技术仅提供单一的压力室作为控制各该第一、第二模具组的技术内容而言,由于其未能切合聚合物发泡成型加工的实际需求条件,因此,仍未能提供臻于完善的效果,是以,中国台湾第098107418号发明专利前案中遂有再提供一种EVA发泡物的成型方法及其装置,其具体地将前述新型专利前案所揭露的单一压力室,进一步于该压力室中再区隔出二个可消失的压控次室,同时保留该压力室得以涵盖各该模具单元的技术内容,用以对该第一模具单元与该第二模具单元,提供分别控压的技术内容,据以使得发泡成型加工作业的进行得以更为方便,且能切合实际制造所需求的条件。
前述各专利前案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是使初胚在自该第一模具单元移送至该第二模具单元时,处于一个受控制且异于大气压力的加压压力环境中,而为达成该项目的,则该单一压力室的存在即属必要,必需使初胚自该第一模具单元移送至该第二模具单元的移动范围均于该单一压力室中完成,但是,如此一来,即衍生了下述的缺陷:
其一、由于必需使该第一模具单元与该第二模具单元位于同一压力室中以进行控压,因此,当该压力室的空间越大时,相对地即需耗费较大的能源来进行加压的动作。
其二、由于初胚在移送过程中是于特定的加压压力环境中进行,因此,用以移送初胚的移送装置亦必需设置在该单一压力室的范围内,相对地,即该单一压力室的空间必需允许该移送装置得于其中活动,而造成该单一压力室整体容积需因此而加大。
其三、囿于单一压力室需同时容纳各该第一、第二模具组与该移送装置而具有较大的容积,难以于该单一压力室中再增加各该模具组的数量,而依前述的习知技术来看,其各该模具组均仅具有单一的多层模具,倘拟增加模具的数量,依其技术仅能与既有的模具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地,该单一压力室的容积亦随之倍增,此除了造成能源的浪费外,亦有碍于有限厂房空间的较佳利用。
其四、习知技术将初胚模具与赋形模具置于同一可控制环境压力的空间中,虽可达到便于控制环境气压的目的,但也同时局限了各个模具各自独立使用的可能性,造成于模制成型时,均必需待赋形模具实施模制成型时始得进行下一批次的初胚模制作业,并且,亦仅能于同一空间中置放一个初胚模具与一个赋形模具,使得空间的使用并非经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的发泡成型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的发泡成型加工装置,包含有:
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一独立空间;
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二独立空间,与该第一独立空间各自独立;
至少一个初胚模具,容设于该第一独立空间中;
至少一个赋形模具,容设于该第二独立空间中;
封口部,用以封闭该第二独立空间的开口,使之呈密闭状态;
取料部,位于各该第一、第二独立空间之外,并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当位于该第一位置上时,该取料部位于该第一独立空间的开口外,而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上时,该取料部则位于该第二独立空间的开口外,具有取料臂,可于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间往复作动,当位于该伸出位置上时,该取料臂的臂末伸入对应的呈开模状态的该初胚模具或该赋形模具中,而当位于该缩回位置上时,该取料臂的臂末则位于对应的该初胚模具或该赋形模具外。
其中,该封口部还包含有盖箱,以箱口对应该第二独立空间的开口,使可藉由该盖箱封闭该第二独立空间的开口。
其中,该取料臂滑设于该盖箱中,当位于缩回位置时,位于该盖箱的内部。
其中,其还包含有至少一个加热部,设于该盖箱内侧,用以提供热能至该盖箱的箱内空间。
其中,该第二独立空间所具有的开口数量为二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法胜,未经陈法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色注塑件
- 下一篇:澄清池混凝剂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