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735.2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深;范国良;江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硅芯(肇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光伏太阳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危机,可再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法,而在上述可再生的能源中,太阳能是一种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太阳能的利用占主导地位,在太阳能光伏科技领域中,通常需要使用逆变器将太阳能从直流转换成交流。很多时候,在逆变器中,直流都需要升压,然后在转成交流。在传统的逆变器中,在用的是一组升压器,这使得升压器的效率只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功率范围内,升压器通常只在很小的功率范围内拥有最高效率的转换效率,离开了这范围,转换效率就会急速的下降,逆变器的输入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输入范围宽的、效率高的光伏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包括直流升压器阵列、控制器、直流交流转换器,所述直流升压器阵列的输出端与直流交流转换器连接,所述升压器阵列的输入端与光伏板连接,所述控制器一端连接直流升压器阵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直流交流转化器,所述直流升压器阵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行连接的升压器。
优选的,所述升压器具有相同的相位周相转移,每个单元之间的相位周相转移是平均在分配在一个周期内。
优选的,所述升压器为自主产生脉冲讯号的升压器。
优选的,所述升压器为回援变压器、电感升压器或半波型升压器。
优选的,还包括测量升压器输出的功耗测量器,所述功耗测量器一端与直流升压器阵列和直流交流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多单元升压器,使每个单元都只操作在它的最高效率范围内,当有功耗增加时更多组的升压器将启动,使每各单元的升压器的功耗还是在最高效率范围内,以提高逆变器的效率,从而提高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而保持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每个升压器的启动和关闭是由控制器管理,控制器会由电流感应器所测取的数据,然后计算出功耗已决定需要启动几个单元的升压器,当有一个单元或跟多升压器没被没启动时,控制器可以轮流启动不同单元的升压器,使升压器产生的热量能平均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压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是本实用新型不同单元产生的脉冲讯号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耗降低后的脉冲讯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直流升压器阵列101、控制器401以及直流交流转换器302,所述直流升压器阵列101的输出端与直流交流转换器302连接,所述直流升压器阵列101的输入端与光伏板连接,所述控制器401一端连接直流升压器阵列101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直流交流转化器302,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302与交流电网连接,所述直流升压器阵列101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行连接的升压器102。
本实施例的输入是从太阳能光伏板输入直流电压,其电压值通常低于交流电压。所以,需要升压之后才能转换成交流。有别于传统逆变器,本实施例采用了直流升压器阵列101,直流升压器阵列101里有多个单元并行连接的升压器102。每一单元的升压器102都是独立的脉冲控制升压器,但可以被控制器401控制其启动和关闭。如图2所示,每个单元的升压器102可以是回授变压器,但不限制于回授变压器。任何升压器包括电感升压器,甚至可以是可以产生半波型升压器都可以实现本实施例所需的功能。每个单元的升压器102都只操作在它的最高效率范围内,当有功耗增加时更多组的升压器将启动,使每各单元的升压器的功耗还是在最高效率范围内。以提高逆变器的效率,从而提高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而保持高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每一单元的升压器102都是可以自主产生脉冲讯号;如图3所示,不同单元的升压器产生的脉冲讯号会有不同的相位,每一单元的相位都会有周相移动,而转移的度数是有阵列里的升压器单元数量决定,这样每个单元的相位都平均的分布开,如果逆变器有三个升压器的单元,相位移动将会是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硅芯(肇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硅芯(肇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