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水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4979.2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春扬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E02B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6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小型的流水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各种能源发电被人们所利用,而在众多能源中,水力发电是环保清洁能源,被人们普遍使用,值得人们大力开发,但是,要水力发电,大多都必须建水电站,拦截河流,使之形成水位差,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冲力冲击笨重的水轮机,使之转动,才能进行发电,这样的发电装置,投资成本高,对水流的要求高,不能普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发电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的发电装置的水轮机机体笨重、必须通过拦截河流筑成堤坝形成水位差产生足够大的冲力才能使之转动进行发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河流处设有两块相向的集能墙,在两块所述集能墙之间通过支撑架装有其上设有多片叶片的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有多根等长的其一端相互交错另一端向外均匀散开的支撑杆,各个所述支撑杆的外端由支撑件连接固定;其中一块所述集能墙另一侧设有泄洪道,该泄洪道前设有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在两块所述集能墙之间所述叶轮前的河流处设有叶轮固定栏杆,该栏杆前设有叶轮折叠门;所述泄洪道的门为泄洪道折叠门,所述泄洪道端头与所述泄洪道折叠门之间设有泄洪道固定栏杆,所述泄洪道旁侧的所述集能墙前端设有供折叠门收折的收纳口;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叶轮的由所述支撑件构成的圆周面上并向该圆周面外侧方向伸出,所述叶片的截面呈“V”型,所述叶片开口平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夹角a为75°~10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叶轮是由支撑杆和支撑件组成,因此它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巧,在有流向稳定的流水的地方建集能墙,集能墙上架设叶轮,很小的水流即可冲击叶轮的叶片,促使水轮转动,达到发电的目的。
2、由于在集能墙之间叶轮前的河流处设有叶轮折叠门,当叶轮需要维修或保养时拉上折叠门,即可把水挡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在河流处设有两块相向的集能墙1 和集能墙2,在两块集能墙1和集能墙2之间通过支撑架3和 支撑架4装有其上设有多片叶片5的叶轮6,叶轮6包括有多根等长的其一端相互交错另一端向外均匀散开的支撑杆6-1,支撑杆6-1的外端由支撑件6-2连接固定;叶片5均匀分布在由支撑件6-2构成的叶轮6的圆周面上并向该圆周面外侧方向伸出,叶片6的截面呈“V”型,能最大面积的接触到水的推力,叶片开口平面与支撑件6-2之间的夹角a为90°,这样结构的叶轮,重量轻,很小的水流即可冲击叶轮的叶片,促使水轮转动,达到发电的目的;集能墙2另一侧设有泄洪道7,该泄洪道前设有门,在两块集能墙12之间叶轮6前的河流处设有叶轮固定栏杆8,该栏杆前设有叶轮折叠门9,当需要维修或者保养叶轮时,只需要把收藏在收纳口12内的折叠门拉开,即可截住流水,折叠门后的栏杆能起到支撑折叠门的作用,防止折叠门被水冲倒;泄洪道的门为泄洪道折叠门10,泄洪道7端头与泄洪道折叠门10之间设有泄洪道固定栏杆11,泄洪道7旁侧的集能墙2前端设有供折叠门收折的收纳口12,当需要泻洪的时候,把折叠门拉进收纳口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春扬,未经苏春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4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