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药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331.7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倪凡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凡喜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张景宏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药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具,尤其涉及山药收获机。
背景技术
山药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块茎植物,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山药的收获,主要还是要采用人工的方式,尽管现在也有一些借助机械力进行山药收获的新设计,但由于山药深埋在土壤中,其具体的长势和长短并不易掌握,又由于山药自身的娇嫩特性,稍有碰触就容易造成山药折断或者损坏,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质量,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既能够借助机械力,又能够确保质量进行山药收获的设计方案,而采用人工使用铁锹挖掘,没人每天也只能挖三十米左右,而且损坏率的问题也并不能得到保障,无疑采用人工方式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山药收获机,在不损伤山药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包括有振动破土器、破土器固定架、旋转式轴承座、液压油缸、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悬挂式四轴固定架、手轮、挡泥板、主动轮、开沟刀片、开沟链条、涨紧固定架、涨紧轮、链条固定架和从动轮。破土器固定架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整体呈方形的框架结构,破土器固定架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振动破土器,破土器固定架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旋转式轴承座,旋转式轴承座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前端连接到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设置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上,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手轮,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的两端后侧,设置有挡泥板。在旋转式轴承座的下面,连接设置有链条固定架,链条固定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链条固定架的后端设置有从动轮,绕过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有开沟链条,开沟链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开沟刀片。连接到链条固定架上,设置有涨紧固定架,涨紧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涨紧轮,涨紧轮与开沟链条的内表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在不损伤山药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山药收获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山药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1—振动破土器 2—破土器固定架 3—旋转式轴承座 4—液压油缸 5—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 6—悬挂式四轴固定架 7—手轮 8—挡泥板 9—主动轮 10—开沟刀片 11—开沟链条 12—涨紧固定架 13—涨紧轮 14—链条固定架 15—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包括有振动破土器1、破土器固定架2、旋转式轴承座3、液压油缸4、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5、悬挂式四轴固定架6、手轮7、挡泥板8、主动轮9、开沟刀片10、开沟链条11、涨紧固定架12、涨紧轮13、链条固定架14和从动轮15。破土器固定架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整体呈方形的框架结构,破土器固定架2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振动破土器1,破土器固定架2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旋转式轴承座3,旋转式轴承座3的前端连接设置有液压油缸4,液压油缸4的前端连接到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5,左右移动轴承座固定架5设置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6上,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6的一侧,设置有手轮7,在悬挂式四轴固定架6的两端后侧,设置有挡泥板8。在旋转式轴承座3的下面,连接设置有链条固定架14,链条固定架14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9,链条固定架14的后端设置有从动轮15,绕过主动轮9和从动轮15,设置有开沟链条11,开沟链条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开沟刀片10。连接到链条固定架14上,设置有涨紧固定架12,涨紧固定架12的下端设置有涨紧轮13,涨紧轮13与开沟链条11的内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山药收获机,在不损伤山药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山药收获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凡喜,未经倪凡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