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375.X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细勇;丁钊;马欢喜;喻延昭;林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采用PVC管件连接结构连接绝缘电工套管,该PVC管件连接结构的承口部位一般为发散性的圆台型结构,承口最大端尺寸略大于套管尺寸,承口最小端尺寸略小于套管尺寸,通过公差控制使套管和管件进行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建筑内电工套管管路的连接。这种PVC管件连接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当管路内布线、承口部分承重过高或是因气候变化导致承口结构变化时,套管与PVC管件连接结构的连接处极易脱落,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且易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与套管牢固连接,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套管与管件连接结构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其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承口,套管插入所述承口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承口包括有插入段和加强段,所述加强段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加强段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段的形状为倒圆台,且所述圆台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所述圆台的底端直径小于所述套管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段的形状为圆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段的直径与所述圆台的底端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通过在承口处增加加强段,套管通过所述的插入段插入所述承口内,并通过所述加强段进一步使套管能够牢固地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固定,防止因承重或气候原因导致结构变化引起的连接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管件连接结构,其包括有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设有承口11,套管插入所述承口11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连接。
为加强所述承口11与套管的配合,所述承口11包括有插入段12和加强段13,所述加强段13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加强段13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段12的形状为倒圆台,且所述圆台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所述圆台的底端直径小于所述套管的直径;优选所述加强段13的形状为圆柱,且所述加强段13的直径与所述圆台的底端直径相等。
在将套管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连接时,由于所述圆台直径较大的一端(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很容易将所述套管从所述插入段12处插进所述承口11内;由于所述圆台直径较小的一端(底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故在不断插入所述套管的同时,所述套管逐渐地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套紧;最后,再通过直径与所述圆台底端直径相等的加强段13牢牢握住套管,使所述套管进一步与所述管件连接结构牢固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居民配电箱
- 下一篇:导线剥线机的矫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