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烤炉的新型引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836.3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库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0 | 分类号: | A47J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烤炉 新型 引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火板,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烤炉的新型引火板。
【背景技术】
在烧烤过程中,不仅食物会向下滴油滴,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了防止油滴滴入燃烧器影响使用寿命和发生火灾,通常会在烤炉上安装引火板,现有的用于烤炉的引火板,仅能防止烧烤过程中的油滴入燃烧器,对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却毫无办法,油烟不仅影响烧烤者和食客的情绪,最主要的是排入大气后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烤炉的新型引火板,引火板本体上制有波底和波顶且波底内可蓄水,在烧烤过程中不仅可防止油滴滴入燃烧器,而且会形成水蒸汽,有效将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吸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烤炉的新型引火板,具有引火板本体,所述引火板本体表面呈波浪状形成波底和波顶,且引火板本体端部设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通过导管与加水装置连接,所述喷水管与引火板本体的波底对应处制有喷水孔使波底内蓄水。
进一步地,所述加水装置为蓄水漏斗,所述蓄水漏斗的位置高于引火板本体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火板本体两端均设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均通过导管与蓄水漏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漏斗通过漏斗固定架固定在车架翼板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引火板本体两端均通过固定轴与炉体前后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在引火板本体上增加了蓄水功能,在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被食物吸收后,增加了食物的原汁原味;
2、去烟功能,引火板本体的波底内蓄水后产生水蒸气可以吸附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从而达到去除油烟的效果,达到环保的目的;
3、由于引火板本体有蓄水功能,从而降低引火板的温度,避免油脂高温后燃烧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漏斗;2-漏斗固定架;3-固定轴;4-喷水管;5-引火板本体;6-导管;7-炉体前后板;8-车架翼板;9-烤炉;10-波底;11-波顶;12-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用于烤炉的新型引火板,具有引火板本体5,所述引火板本体5表面呈波浪状形成波底10和波顶11,且引火板本体5端部设有喷水管4,可以在引火板本体5一端设置喷水管4,也可在引火板本体5两端均设置喷水管4,所述喷水管4通过导管6与加水装置连接,所述的喷水管4,其功能主要是将蓄水漏斗1中的水导入至引火板本体5的波底10内;所述的导管6,其功能是将蓄水漏斗1和喷水管4导通,起到连接管的意义,所述的加水装置为蓄水漏斗1,所述蓄水漏斗1的位置高于引火板本体5的位置,蓄水漏斗1的形状既类似于漏油斗,也可以随意形状,其主要功能是加水口,其固定方式可以类似于如图4所示,通过漏斗固定架2固定在车架翼板8侧部,也可以放置任意地方,遵从从上往下灌水的原则即可,所述的漏斗固定架2,主要是为了固定蓄水漏斗1,此处既可以采用紧固件固定,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所述喷水管4与引火板本体5的波底10对应处制有喷水孔12使波底10内蓄水,所述引火板本体1两端均通过固定轴3与炉体前后板7固定连接,固定轴3主要是固定引火板本板5,将其固定于炉体前后板7上。所述的引火板本体5,可防止烧烤的油垢掉入燃烧器,从而引起火灾;同时也可以蓄水,使其在烧烤过程中产生水蒸气,使食物的吸收水分,从而达到最佳的烧烤效果;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烧烤过程会产能浓厚的油烟,产能的水蒸气可以将油烟吸附,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库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库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