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质仪钵体的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6101.2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质仪钵体 温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质仪,尤其用于控制粉质仪钵体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粉质仪是一种测定面粉面筋质量特性的检测仪器,它是通过检测定量面粉加水后产生的一定粘度的面团之搅拌流变学特性(搅拌阻力),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自动绘图、分析,并计算出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以及衰减度等指标,从而评价面粉筋力强度和吸水量高低。例如借助这种检测仪器,可以判定面粉的筋力强度--高筋面粉、中筋面粉或者是低筋面粉,从而确定面粉用途--用于制作面包、面条、馒头或者是蛋糕、糕点。
在进行粉质检测试验中,需要对粉质仪中的和面钵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使其处于恒温状态,从而保证检测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比性。对和面钵体进行温度控制的通常的方法是:在和面钵体上设置夹套结构,并对和面钵体配备恒温水浴,由恒温水浴向和面钵体的夹套输入恒温的水流,利用恒温水流来影响和面钵体的温度,从而使得和面钵体处于恒温状态。
然而,利用恒温水浴控制和面钵处于恒温状态的方法,具有以下不利因素:
(1)需要专门配备一个恒温水浴,从而增加了粉质仪设备的配套成本;
(2)和面钵体的夹套结构增加制造加工成本,并且成品率较低;
(3)由于需要将恒温水浴与和面钵体连接,并且水浴需要定期换水、清洁。从而使检测试验的流程复杂化,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质仪钵体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粉质仪的温度控制方式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质仪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器,用于对粉质仪的和面钵体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和面钵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并生成温度数据;以及温度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所述温度数据,并基于所述温度数据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器的加热。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器分散地位于所述和面钵体的表面上或位于所述和面钵体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和面钵体的表面或内部。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恒定温度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开启或停止。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恒定温度和所述预定阈值。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器具有多个加热强度。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多个预定阈值,每个预定阈值对应一个所述加热强度。
进一步,在该装置中,所述恒定温度为30℃,所述预定阈值为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粉质仪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直接对钵体进行加热,不需要外部辅助加热源,简化了粉质仪的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采用的电加热器能够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自动加热,方便操作,简化测试流程。
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加热的启动和停止,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有利于获得更稳定的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质仪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质仪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6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匿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阵列系统误差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