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6814.9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魏列琦;薛天军;高炳祥;李国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唐瑶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交联 电缆 生产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中高压交联电缆的绝缘挤制工序一般采用三层共挤连续交联机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连续挤制和交联,可以进行大长度生产。据测算,一般交联机组每次启车需引线约200 m,绝缘调偏心最少需要 20m,另外,为满足工艺条件进行调试约需150m,每次停车时又要浪费近70m导电线芯。因此,交联机组每次的启停车仅导电线芯就需浪费450m,其中,带塑胶料的线芯约300m。交联机组的每次开启停车,费用惊人,根据在车间现场提供的数据,该机组每开停一次,平均浪费1万元。由此可见,尽量减少启停车次数是降低产品成本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实现不同规格的导电线芯不停车换模具,进行不间断、连续的大长度生产,这样就能减少启停车的次数,大大降低绝缘材料包括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挤制及交联生产工艺中对原材料的消耗,而且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过程中可以不停机就进行换模的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包括设置在挤塑机机头内的模套)和模芯,所述模芯内活动连接有哈弗套模,所述哈弗套模为上下结构,且相互咬合。
所述哈弗套模的外部形状与模芯的内部形状相适配。
所述哈弗套模的外部呈锥形结构。
所述模芯的内部呈锥形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由于哈弗套模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当改变电缆的生产规格时,电缆生产线的机组不用停车,就可以实现模具的变换,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时间,而且操作简单、降低了生产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哈弗套模主视图。
图3是哈弗套模俯视图。
图4是哈弗套模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哈弗套模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套,2-模芯,3-哈弗套模,301-哈弗套模上部,302-哈弗套模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包括安装在挤塑机机头内的模套1和模芯2,模芯2内活动套接有哈弗套模3,哈弗套模3为上下结构,且相互咬合。哈弗套模3的外部形状与模芯2的内部形状是相适配的锥形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哈弗套模3由哈弗套模上部301和哈弗套模下部302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咬合。
在生产过程中,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机组的挤塑机机头中安装有模套1和模芯2,当需要改变电缆的生产规格时,在挤塑机的机头附近,将哈弗套模上部301和哈弗套模下部302卡压固定在电缆上,随着电缆的前移,哈弗套模3进入到模芯2的内部,由于哈弗套模3的外部形状与模芯2的内部形状相适配,都具有一定的锥度,所以哈弗套模3就套接在模芯2的内部。不用停车和拆卸模套1和模芯2,就实现了电缆生产规格的改变,节省了更换模具的时间,减少了启停车次数,大大降低绝缘材料包括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挤制及交联生产工艺中对原材料的消耗,而且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不同规格的电缆生产无需停车换模具,可以进行不间断、连续的大长度生产。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的换模装置,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能耗。由于不停车就可进行相邻规格的电缆生产,以每年发生120 车次计算,每相邻规格的两三种电缆开车一次,每年可减少开停车次数40次左右,全年可节约的费用达70万元左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6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