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一种交通通道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6936.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列明;李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列明;李州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通过 十字路口 不用 交叉 行驶 一种 交通 通道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特别是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一种交通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势必会越来越严重,而导致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因车辆各个行驶方向的路线交叉需要的等待,要通过的车辆越多需要的等待就越久,而且交叉行使容易发生交通混乱并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设计建设机动车经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交通通道,是解决交通堵塞瓶颈问题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障碍交通通道,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汽车必将越来越多,对很多城市来说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堵塞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开发无障碍道路交通通道是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设计一种占地少,占用空间小,结构非常简单,工程规模小,投资少,容易施工,不管是旧路改造还是新路建设都适合采用、切实可行的机动车经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交通通道。如果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建设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会使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的瓶颈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实现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使,保持车流畅通不塞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一种交通通道设计,包括十字交叉的两条主干道、一条单层直行立交桥、四条设置在地面的环道,四条人行天桥。单层立交桥设置在十字交叉的两条主干道其中的一条上方,两条主干道呈十字立体交叉状。四条环道分别设置在两条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个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口范围之外。四条人行天桥分别设置在两条主干道十字交叉的每个路口。其中上方设置有立交桥主干道的人行天桥分别设置在立交桥两端起点的位置。
以上所述两条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分别为南北走向(纵向)的南北路和东西走向(横向)的东西路,每条主干道设置4车道以上。
以上所述单层直行立交桥设置在十字交叉路口的主干道其中的一条主干道之上,单层直行立交桥设置4车道以上。
以上所述四条环道分别设置在两条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四个角的方位延伸到十字交叉路口范围之外,各自环绕城市小区分别为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一环路设置在西北角方向,二环路设置在东北角方向,三环路设置在西南角方向,四环路设置在东南角方向。如果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旧路改造,并且在连接十字交叉路口原来已经存在适用的环道,就可以使用原有的环道,不必重建,环道不齐全的可以补建,有的环道不完整或道路未连成环道的可以通过改造使之成为完整环道后使用。
本实用新型行车原理如下:
在十字路口实行人车分流,人行天桥,十字立体交叉的两条主干道上直行的车辆通过立交桥车道和通过地面主干道车道分开,取消车辆左转弯,只有直行和右转弯,每条线路车辆都实行单向行使。当车辆要行使到原来要通过左转弯到达的车道时,先直行通过十字路口对面行至相应的环道入口右转进入环道内环车道行使至原来通过左转弯要到达的车道。
由于每条行车线路的车辆都实行单向行驶无交叉,使道路上的车辆一直可以运行,只要车道上的车辆始终流动就不会塞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交通通道在十字路口的立交桥只设计建设一条单层直行立交桥,占地面积少,占用空间小,结构非常简单,工程规模小,投资少,容易施工,不管是旧路改造还是新路建设都适合采用。
2、本实用新型交通通道的四个环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围之外,环道环绕面积和长度可以因地制宜,而且这四个环道设置在地面,突破了在十字路口上建设无障碍交通通道面积和空间的局性。
3、本实用新型交通通道的四个环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围之外,城市道路整体布局与之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合理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4、本实用新型交通通道的四个环道延伸到十字路口范围之外,如果用于旧路改造不用扩大十字路口面积,而且还可以利用原有的环道,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交桥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列明;李州,未经李列明;李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6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