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电磁辐射的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7763.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韩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江红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辐射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具体是一种防电磁辐射的手机 。主要是用于使用手机时避免对使用者的电磁辐射。
背景技术
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人们在频繁地使用手机的同时,又被电磁辐射的问题困扰着。现有的手机外壳都是采用非金属材料,因此手机在接通后,特别是使用的过程放射出电磁波,对人脑造成很大的伤害。为了解决手机电磁辐射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正尝试各种方式,如索尼爱立信公司准备从植物中提取物质来制造环保手机,而海尔公司也准备采用最新科技研发手机来降低辐射值。日本也发明了一种手机防电磁辐射贴片。但是这些研究进展缓慢。最近国内有一项“人脑免受手机电磁辐射保护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是解决手机电磁辐射上的突破。此项专利是在现有机制造技术和产品还不能有效解决手机辐射对人脑伤害的情况下,采用外加装置,运用最简单,实用,成熟的电磁波屏蔽技术,将手机电磁波由全向发射改变为定向发射,将手机通话时,人脑所处位置变为电磁波的盲区,从而有效实现人脑免遭电磁波辐射,而达到对大脑的保护。上述“人脑免受手机电磁辐射保护装置”的发明虽然有效地解决了手机辐射在通话时对人脑的保护,但是由于这个装置是外加的,与手机是分离的,因此需要二次加工,费料,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电磁辐射的手机,用于解决使用手机时电磁波对人体,特别是对人脑做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的手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按键、接听键、挂断键、摄像头和听筒,所述的壳体的基体是用具有屏蔽功能的金属材料做成的一体式壳体,壳体的一面设置触摸屏幕,另一面是接听通话面。
所述的电源按键、接听键和挂断键设置在有触摸屏幕的一面上,所述的摄像头和听筒设置在接听通话面上。
在壳体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SIM卡和SIM卡开关孔。
在壳体的底面还设置有USB多功能插口和扬声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手机电磁波由全向发射改变为定向发射,将手机通话时人脑所处位置变为电磁波的盲区,从而有效实现人脑免遭电磁波辐射,而达到使用手机时对大脑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触摸屏幕,3、电源按键,4、接听键,5、挂断键,6、摄像头,7、听筒,8、SIM卡,9、SIM卡开关孔,10、USB多功能插口,11、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防电磁辐射的手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按键3、接听键4、挂断键5、摄像头6和听筒7,壳体1的基体是用具有屏蔽功能的金属材料做成的一体式壳体,壳体1的一面设置触摸屏幕2,另一面是接听通话面。电源按键3、接听键4和挂断键5设置在有触摸屏幕的一面上,摄像头6和听筒7设置在接听通话面上。在壳体1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SIM卡8和SIM卡开关孔9。在壳体1的底面还设置有USB多功能插口10和扬声器11。
接听通话面只设置接听孔和小摄像头,在摄像头上盖有与壳体连体的盖子盖住。手机壳的的侧面有封闭严密的SIM卡放置处,底部设有扬声器和充电插口。上述结构在接听通话时电磁波辐射向另一面,由于壳体机体是一体式,电磁波辐射泄露达到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江红,未经韩江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7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冰箱照明的LED灯
- 下一篇:电力线路模拟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