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播前整地双滚筒梳齿式残膜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8697.X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彬;王鹏;刘姣娣;张振国;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地 滚筒 梳齿 式残膜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作物根茬和地表残膜回收联合作业的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在播前整地后使用的双滚筒梳齿式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从五十年代起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开始使用,目前已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该技术,以其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特点,已在我国许多地方迅速推广。因此,地膜覆盖种植栽培技术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革命”。然而,地膜覆盖栽培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使用过的地膜难以被完整的回收,有很大一部分地膜被翻入土壤,逐年积累,致使大面积的耕地遭到严重污染,因逐年的地膜没有得到高效、及时的回收,地中残存的碎膜越来越多,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发达国家较早的研究残膜回收技术,这些国家使用的地膜厚度在0.02~0.08mm之间,地膜强度大,地膜回收容易。因此研制的残膜回收机结构相对简单,回收机的主要部件是起膜铲和卷膜辊,研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卷膜辊线速度与机具速度的匹配上。
我国残膜回收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回收按照农艺要求和作业时间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苗期地表残膜回收;二是耕前地表残膜回收(秋后收膜);三是耕后的耕作层残膜回收,耕后回收又可分为耕层内残膜回收与播前整地残膜回收。按残膜捡拾机构工作原理分有伸缩扒杆滚筒式残膜回收机、铲式起茬残膜回收机、抖动链式残膜回收机、齿链式残膜回收机等。主要机型有:4CM-5.0、1SZ-3.0、CMJ-5;CSM-130/-130B、4CM-150;4JSM-1800、1M-1000、1MC-70等。另外还有多数机型未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复杂、故障多、维修保养困难、回收率低、能耗高、使用成本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的,能够在播前整地时将土地耕作层和耕作层表面的残膜、根茬较好地进行捡拾、回收的播前整地双滚筒梳齿式残膜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播前整地双滚筒梳齿式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设有前置式捡拾装置、后置式捡拾装置、集膜箱8,在前置式捡拾装置与集膜箱8之间设有残膜传送装置,机架下设有可升降式行走轮14,所述前置式捡拾装置包含前捡拾滚筒4、设于前捡拾滚筒上间隙排列的松土拾膜杆齿18、设于前捡拾滚筒两侧的可调式限深轮17、梳膜齿板5,所述后置式捡拾装置包含后捡拾滚筒11、设于后捡拾滚筒上间隙排列的拾膜齿10、设于后捡拾滚筒两侧的地轮12及梳膜齿板5,所述的梳膜齿板5靠近前、后捡拾滚筒设置,其设有间隙排列的板齿20,所述板齿20与松土拾膜杆齿18或拾膜齿10交错设置,可使松土拾膜杆齿18或拾膜齿10从相邻板齿20之间的间隙穿过。
所述的松土拾膜杆齿18最好为直杆齿,其长度为2~7厘米。
所述的拾膜齿10最好为弯杆齿,其垂直高度为5~12厘米。
所述的可调式限深轮17与机架之间的连接臂3上设有高低位置不同的多个安装孔。这样可以根据土地湿度等实际地况调节可调式限深轮的高低。
所述的可升降式行走轮14可以通过连接杆13与机架6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3一端与机架6铰接,连接杆13另一端通过液压伸缩油缸15与机架6相连接。通过液压传动来使可升降式行走轮14升起或落下,以便在地里工作时收起,在路上行走时落下。
所述的残膜传送装置可以为刮板式输送带,也可以是其他现有的输送装置。
所述集膜箱8最好设有手动卸膜板9,也可以将手动卸膜板9设计为液压驱动——自动翻斗,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同样也可以在集膜箱内安装传感器及自动打包装置,当捡拾对象到达一定程度时,自动打开卸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重复作业、循序渐进式工作原理:前置捡拾装置作业范围是2~7cm,作业范围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湿度、种植作物类型通过可调式限深轮进行调节,松土拾膜杆齿分布较密,主要目的是捡拾地表的残膜及疏松土壤,为后置拾膜滚筒的作业做准备,将捡拾对象通过梳膜齿板5进行分离,再通过传送装置进入集膜箱;后置捡拾装置作业范围5~12cm,拾膜齿和松土拾膜杆齿不同,其具有一定的弯度,这样入土更为容易,从而能节约动力,进一步捡拾残留在耕作层及地表的根茬与残膜,捡拾对象直接通过分离装置却梳膜齿板5进入集膜箱,两次捡拾作业使回收机达到较高的回收率。为了更好的分离残膜和根茬,工作的过程中梳膜齿板和捡拾滚筒最好是相切的,而且梳膜齿板具有一定的弹性,残膜和根茬借助弹力和梳膜齿板进行分离落到传送装置上或进入集膜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8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趣味表情系列置物架
- 下一篇:可改变气门升程的凸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