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9597.9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线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
背景技术
箔式线圈采用铜箔或铝箔等导体箔作为导体,由一层导体箔,一层薄绝缘相间,均匀紧密地绕制而成。它利用铜排或铝排分别焊接在导体箔的首末端作为线圈的引出线。传统的引出线都设置在线圈的同端部上,由于线圈首末两根铜排或铝排之间既要有电气距离,也要有机械距离,所以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造成线圈体积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该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即保证了引出线之间的电气距离和机械距离,同时还有利于缩小线圈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包括由一导体箔和一薄绝缘层均匀紧密地绕制而成箔式线圈,位于最内层的导体箔上连接有内引出线排,位于最外层的导体箔上连接有外引出线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出线排向上引出,外引出线排向下引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箔为铜箔或铝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引出线排为铜排或铝排。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引出线排为铜排或铝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引出线排从上下端分别引出,避免了两根铜(铝)排挤在一起,争夺铁芯夹件和线圈之间狭小的空间,杜绝了为了能引出线圈出头而在夹件上进行开缺口,既提高了夹件的强度也减少了加工量;
二是引出线排从上下端分别引出,然后分别和引线连接,避免了引线排挤在一起,争夺铁芯上夹件和油箱壁之间的空间,可以分别利用铁芯上下夹件和油箱壁之间的空间,提高了油箱内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油箱体积,降低了成本;
三是引出线排从上下端分别引出,杜绝了线圈首末出头的电气短路,提高了变压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箔式线圈,2—内引出线排,3—外引出线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出线的箔式线圈,包括由一导体箔和一薄绝缘层均匀紧密地绕制而成箔式线圈1,位于最内层的导体箔上连接有内引出线排2,位于最外层的导体箔上连接有外引出线排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出线排2向上引出,外引出线排3向下引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箔为铜箔或铝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引出线排2为铜排或铝排。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引出线排3为铜排或铝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9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气门串联式整体进气道
- 下一篇:低噪声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