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井救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0775.X | 申请日: | 201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强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04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装置,尤其是一种深井救援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02013031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深井救生器,这种深井救生器没有双腋下救援抓钩和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虽然这种深井救生器设有保护架,但由于被救援者大多处于意识不清醒状态,被困者大多不能抓住保护架,只靠救援托杆向上托被困者,被困者的头部和身体紧靠井壁形成摩擦,给救援带来困难,同时也会给被困者的头部造成创伤。另外,这种深井救生器的救援竖杆节与节之间的连接速度非常慢,延长了救援的时间,被救援者生还率低。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深井救援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双腋下救援抓钩和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的深井救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深井救援器,包括支架、救援竖杆、救援竖杆升降系统、救援托杆和救援托杆操控系统组成,还包括双腋下救援抓钩和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操纵救援竖杆升降系统和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使双腋下救援抓钩到达被困者肩部,救援竖杆下降到被困者以下,再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使救援抓钩从被困者的双腋下抓住被困者并向上提,操纵救援托杆操控系统,使救援托杆撑开,从被困者裆部托住被困者,然后同时操纵救援竖杆升降系统、救援托杆操控系统和双腋下救援抓钩操纵系统,救援托杆在救援竖杆的带动下将救援托出,双腋下救援抓钩可有效防止已处于昏迷状态的被困者头部及肩部与井壁摩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为三腿支架,所述的救援竖杆升降系统和救援托杆操控系统为设在支架腿上的双滚筒卷扬和设在支架平台上的滑轮组,双滚筒卷扬的其中一个滚筒为救援竖杆升降钢丝绳滚筒,另一个滚筒为救援托杆操控钢丝绳滚筒,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为救援竖杆升降钢丝绳滑轮,另一个为救援托杆操控钢丝绳滑轮,所述的救援竖杆为多节连接杆,节与节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救援竖杆的最下端一节为空心杆,在空心杆上有贯通空心杆的竖向长孔,在空心杆内设有内竖杆,在内竖杆上设置有钢丝绳通过孔,在所述钢丝绳通过孔和竖向长孔中设有钢丝绳套,所述的救援托杆为倒伞架式可控结构,救援托杆设置在所述内竖杆的下端部,还包括撑杆和托架杆,撑杆通过铰轴铰接在内竖杆的下端部,托架杆通过铰轴铰接在空心杆的下端部,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托架杆的中部铰接,托架杆为套装式伸缩杆,在套装式伸缩杆的内杆的外端部设置有辊轮,在套装式伸缩杆的外杆的管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在空心杆的上端设有升降吊环,救援竖杆升降钢丝绳滚筒中的钢丝绳绕过救援竖杆升降钢丝绳滑轮与升降吊环连接,救援托杆操控钢丝绳滚筒中的钢丝绳绕过救援托杆操控钢丝绳滑轮与钢丝绳套连接,向上提升救援托杆操控钢丝绳滚筒中的钢丝绳,内竖杆向上移动,救援托杆打开,竖向长孔的长度与内竖杆移动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腋下救援抓钩由并列设置的两个抓钩构成,每个抓钩包括两个弧形抓爪,弧形抓爪的一端为铰接端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在两个弧形抓爪上分别伸出两个开合柄,两个开合柄的中部用铰轴铰接在导向滑杆的下端部,在导向滑杆上套装有滑套,在滑套的下端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铰座,在两个铰座上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开合柄的端部铰接,两个抓钩的导向滑杆通过纵杆相互连接,在纵杆的中部固定有横杆,横杆与救援竖杆的最下端一节外套装的管套固定连接;在滑套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吊耳,在两个吊耳上设有倒“V”形钢丝绳,所述的救援托杆操控系统为设在另一条支架腿上的抓钩滚筒卷扬和设在支架平台上另一侧的抓钩滑轮,抓钩滚筒卷扬中的钢丝绳的末端有“人”字形分岔,抓钩滚筒卷扬中的钢丝绳绕过抓钩滑轮后其末端的“人”字形分岔分别连接在两个倒“V”形钢丝绳上,当双腋下救援抓钩自然状态为开启状态,当转动抓钩滚筒卷扬的钢丝绳时,滑套向上滑动,两个弧形抓爪闭合成椭圆形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强,未经陈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