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0925.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崴;由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赢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德瑞 |
主分类号: | G06Q50/00 | 分类号: | 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05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人数 自动 统计 票款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乘客及票款管理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长途(校车、旅游车)客运车辆乘客人数及票款自动实时统计是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乘客人数的实时统计通常采用红外栅栏技术,利用人员上下车时对红外线的隔阻产生的信号统计乘客人数。这种技术不可避免地存在统计不准确问题,如遇有乘客同时登、离车,快速登、离车,非序登、离车及或红外遭遇阻挡等情况,准确率不足70%,无法达到正常应用。对多个中间站上下车乘客人数及票款实时统计技术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客运车辆乘客人数统计不准确及票款流失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的自动计算的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管理系统具有座位感应器、座位信号采集器、车载控制器以及监控管理中心,其中座位感应器安装于乘客座椅上,座位信号采集器接收座位感应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传输至车载控制器,车载控制器再经无线网络向监控管理中心发送相应信息。
所述座位感应器为在座椅上布置的多个重量接触点。
所述重量接触点为沿座位前部边缘设置的矩阵。
所述座位感应器为多个,分别布置安装于车内的各乘客座位上,每个述座位感应器的信号线与座位信号采集器的一个通道相连;座位信号采集器也为多个,均与车载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
所述座位信号采集器包括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中处理器模块的各数据通道通过接口连接各座位感应器,处理器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车载控制器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各用电模块的工作电源端相连。
还具有拍摄装置,其与车载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乘客人数(包括乘客沿途上下车情况)自动统计及票款的自动计算,彻底解决长途客运车主及运营公司长期困绕且无法解决的票款流失问题,准确率达98%以上。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准确地远程监控车上乘客人数,保障运输安全,彻底解决目前校车、长途客运车辆严重超载,屡出交通事故,学生或乘客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3.实现车速控制、车辆行驶位置,车辆每日运营时间统计,车辆运营线路动态/静态轨迹回放(通过远程客户端软件在人机界面中实现)等,大大提升了运营公司的管理水平,对交通运输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及社会环境稳定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车载控制器与座位感应器连接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座位感应器内部结构图示;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座位信号采集器电气原理图(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座位信号采集器电气原理图(二);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座位信号采集器电气原理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乘客座位占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乘客人数自动统计及票款管理系统包括座位感应器、座位信号采集器、车载控制器以及监控管理中心,其中座位感应器安装于乘客座椅上,座位信号采集器接收座位感应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传输至车载控制器,车载控制器再经无线网络向监控管理中心发送相应信息。
如图3所示,座位感应器为在座椅上布置的多个重量接触点(图中的圆圈)。本实施例中,多个重力接触点整体布置为长30厘米、宽5厘米的长条状,延座位前部边缘设置,该位置应在乘客腿部下方,使重力接触点能够感应乘客重量,本实施例中当某一个重量接触点上有130克以上重量时,则对应的座位则认为有乘客占用。
上述座位感应器为多个,分别布置于每个座位上;座位信号采集器也可为多个,每个具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连接一个座位感应器信号。座位感应器通过2根连线座位信号采集器上,一个座位信号采集器可以连接28组座位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赢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德瑞,未经沈阳赢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德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壸架改良构造
- 下一篇:一种防止控制线磨损的电动车筐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