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液压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144.X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昶昊;李玲;刘华法;徐宏兵;杨士超;文凤余;苏敬宝;杨晓文;范福平;陈洪维;彭松水;杨怀治;李增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液压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液压抽油泵,属于开采石油的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井下的抽油装置主要由井下抽油泵和地面游梁式抽油机组成,地面游梁式抽油机通过抽油杆与井下抽油泵的抽油泵柱塞杆联接。工作时,通过地面游梁式抽油机带动抽油杆驱动抽油泵柱塞杆在抽油泵内往复运动,将上千米井下油层产出的液体举升到地面。该抽油方式在垂直的井筒中使用时,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偏磨现象还不太明显,若在斜井中使用,因油井井筒倾斜的角度比较大,上千米至几千米的抽油杆在井筒中与油管会发生严重的偏磨现象,使抽油杆和油管在局部产生严重磨损,经常更换维修,影响采油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液压抽油泵,其结构简单,有效地避免了油管磨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液压抽油泵,包括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抽油泵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活塞设在缸体内,将缸体分成两个液压腔,活塞杆一端穿过缸体与活塞联接,另一端与抽油泵的抽油泵柱塞杆联接,缸体固定在抽油泵的壳体上。
其中,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筒体,筒体内部安装有液压油泵和电磁换向阀,筒体底部设置有液压油箱,电磁换向阀通过管路分别与缸体的两个液压腔、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泵出油口连通,液压油泵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通。
使用时,将抽油泵上的出油口与输油管路联接,给液压油泵连接供电线路,给电磁换向阀连接控制线路,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油井内,启动液压油泵,在相应管路以及电磁换向阀的作用下,缸体的两个液压腔与液压油箱之间构成一个液压油循环工作系统,使活塞推动活塞杆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活塞杆带动抽油泵柱塞杆在抽油泵内开始工作,从而达到抽油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在抽油泵底部设置了液压缸,取消原有地面游梁式抽油机带动抽油杆驱动抽油泵柱塞杆工作的方式,避免了由于抽油杆在井筒中与油管发生的磨损现象,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减少了占地面积;由于将液压油泵和电磁换向阀直接安装在筒体内,所以有效地延长了液压油泵和电磁换向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油泵2、抽油泵柱塞杆3、缸体4、活塞杆5、活塞6、电磁换向阀7、液压油泵8、液压油箱9、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井下液压抽油泵,包括抽油泵1,抽油泵1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包括缸体3、活塞杆4和活塞5,活塞5设在缸体3内,将缸体3分成两个液压腔,活塞杆4一端穿过缸体3与活塞5联接,另一端与抽油泵1的抽油泵柱塞杆2联接,缸体3固定在抽油泵1的壳体上,缸体3底部设置有筒体9,筒体9内部安装有液压油泵7和电磁换向阀6,筒体9底部设置有液压油箱8,电磁换向阀6通过管路分别与缸体3内的两个液压腔、液压油箱8和液压油泵7出油口连通,液压油泵7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8连通。
使用时,将抽油泵1上的出油口与输油管路联接,给液压油泵7连接供电线路,给电磁换向阀6连接控制线路,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油井内,启动液压油泵7,在相应管路以及电磁换向阀6的作用下,缸体3的两个液压腔与液压油箱8之间构成一个液压油循环工作系统,使活塞5推动活塞杆4在缸体3内作往复运动,活塞杆4带动抽油泵柱塞杆2在抽油泵1内开始工作,从而达到抽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化水处理系统泵控制系统
- 下一篇:液下柱塞计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