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红外自动寻的灭火导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919.3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钦一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F42B12/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红外 自动 灭火 导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户外、旷野和林区应用的远程灭火器具,特别是藉以装设在弹体前端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导引灭火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自动地追寻着火物的火源目标的远程红外自动寻的灭火导弹。
背景技术
火灾是人类的大敌,自亘古到如今,它一直都在危害着人们的财产和生命。时至今日,现代科技与现代文明都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是,每年仍有上十万次的火灾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肆虐,对人们造成极大的殒殁。
近多年来,虽有不少室内近距离的自动喷洒灭火剂的灭火器具问世,(如:实用新型专利ZLO1247004.X《红外线诱导寻的全自动灭火装置》等),和若干为提高其寻的瞄准精度的技术出现,(如: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114296.5《分段补偿式水平扫描定位装置》等),使室内大空间的自动化寻的灭火技术得到发展,对及时扼灭近程的火灾确有较大的进步。然而,对于户外大旷野和露天环境下的火灾,如造纸厂、中药厂、棉绒厂的露天仓储,炼油厂、化工厂的反应塔群,火车、汽车、轮船货物集运场,城市高层建筑,草原、山林……等众多火灾就显然无能为力。
武汉某厂制造了一种用飞机运载到火灾区上空而从空中投下的“灭火炸弹”,用来进行户外、旷野和山林灭火。众所周知,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其上空所产生的大量高温、高速气流会上升高达数千米,而飞机本身载有燃油,非常惧怕这种高温气流,为了自身的安全,它不能低飞靠近火源投弹,不得不远离火源从高空投掷灭火炸弹。其一,从高空投下的灭火炸弹在下落时,受到高速高温上升气流的冲击,往往会被吹落火区之外,无法达到灭火目的。其二,即使灭火炸弹喷洒出灭火剂来,也被气流吹散,飘落它方,难以灭火。其三,它靠飞机运载,起降用费不菲,成本太高。且不谈飞机属非常规器械,不能成群执行灭火任务,若只用几架飞机去灭火又难以奏效,所以飞机灭火尚难普及。此外,还存在着载运成本高、危险性大、灭火效力低下、浪费灭火剂等的劣势。
湖北宜昌、山西晋东、重庆XX公司制造的森林灭火弹,其本身是一种载有灭火剂的火箭炮弹,虽然装有动力装置可以飞行,近者为80-100米,远者约1千米,尚因只是一种“炮弹”,概无自动寻的的能力,其发射的准确性完全依赖“炮手”的瞄准和经验来决定,中的性甚差,故灭火能力也差。另外,作用距离仅1千米,的确难以在大山旷野条件下使用。因为森林火灾大多发生在荒丘野岭山区,多为沟壑纵横、悬崖绝壁、无路可寻的境地,山山相隔,谷谷相阻,灭火人员难以靠近,仅有1-2千米的射程,确难付之实用。
实用新型专利ZL99234830.7《红外线被动引导飞掷式灭火导弹》虽是具有“自动引导”自动寻的找寻火源的能力,但只能飞行1000-3000米,鉴于同上原因,也难以在山林及大旷野场合条件下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远距离自动准确追寻火灾火源,并且能在进入火源后播撒灭火剂进行灭火,适合户外、林区等远距离扑灭火灾的远程红外自动寻的灭火导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远程红外自动寻的灭火导弹包括弹体和储藏在弹体内的灭火剂以及播撒触发器,导向翼固定在弹体前部,可调转向翼与固定在弹体后部的平衡翼活动连接,红外透镜装在弹头前端,四象限敏感元件矩阵装于弹头内,所说的四象限敏感元件矩阵是以中心敏感元件G0为圆心,而敏感元件G1、G2、G3、G4、分别间隔90°设在与中心敏感元件G0平面十字相交的轴线上,每个敏感元件G1、G2、G3、G4、与中心敏感元件G0之间的距离均完全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
所说的红外透镜将火灾红外线投射在四象限敏感元件矩阵上形成一个光斑,每个敏感元件G1、G2、G3、G4根据是否被光斑覆盖而与中心敏感元件G0的电势相比较。
所说的敏感元件G1、G2、G3、G4的电势都是与中心敏感元件G0的电势相比较,而中心敏感元件G0的电势是与一个设定的Uw电势相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钦一,未经卢钦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感座椅
- 下一篇:氧负压中药导渗康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