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屏蔽扁形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2499.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须永义则;杉山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芯屏蔽扁形电缆。
背景技术
多芯屏蔽扁形电缆在电子设备内作为配线而使用。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多芯带屏蔽功能扁形电缆具有由导体及覆盖导体的绝缘体构成的多个绝缘线,每一对绝缘线由单个屏蔽层及导电性高分子树脂覆盖。一对绝缘线、单个屏蔽层及导电性高分子树脂构成内部带护套线芯,多个内部带护套线芯被总体绝缘层及总体屏蔽层覆盖。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现有技术记载的多芯带屏蔽功能扁形电缆中,一对绝缘线和覆盖这些绝缘线的内部护套构成内部带护套线芯。多个内部带护套线芯隔有间隔地平行排列,由总体屏蔽层及总体外包件覆盖。总体屏蔽层在内部带护套线芯之间形成桥部,在桥部相互压接对置的总体屏蔽层。
另一方面,作为适合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媒体,还公知有半刚性电缆。半刚性电缆作为外部导体而具有铜管,利用铜管覆盖内部导体及绝缘体。
就半刚性电缆的铜管而言,其内径为一定值,内周面平滑,并且在圆周方向上没有接缝。由于这些理由,在使用半刚性电缆的情况下,特性阻抗的不均较少,因此容易取得与负荷阻抗的匹配,即使因是高频信号集肤效应变得明显,也可抑制传输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27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多芯屏蔽扁形电缆中,一对绝缘线由单个屏蔽层覆盖。单个屏蔽层由铝-聚乙烯·层压带构成,为软质,因此导体与单个屏蔽层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均。
因此,在该多芯屏蔽扁形电缆中,特性阻抗容易不均,容易产生与负荷阻抗的不匹配。因此,在该多芯屏蔽扁形电缆中存在高频特性不稳定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由卷绕的层压带形成屏蔽层的电缆中,存在称为吸出(サックアウト)的、出现高频特性大混乱之类的本质的问题。
另外,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多芯屏蔽扁形电缆而言,总体屏蔽层仅在桥部相互压接。
总体屏蔽层及总体外包件由铝-聚乙烯·层压带构成,为软质,因此在桥部会在总体屏蔽层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在该多芯屏蔽扁形电缆存在桥部的电磁波的屏蔽性低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已知有使用铜管作为外部导体的半刚性电缆。但是,一根一根地配置半刚性电缆的作业非常繁杂,半刚性电缆不适合于电子设备的配线。另外,就半刚性电缆而言,由于通过将内部导体及绝缘体压入铜管来制造,因此存在不容易制造,制造成本高之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形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特性及电磁屏蔽性优良,而且容易制造的多芯屏蔽扁形电缆。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多芯屏蔽扁形电缆,具备:分别包含内部导体及覆盖上述内部导体的绝缘体的多个包覆导体;以及一并覆盖以存在间隔的方式相互平行排列的上述包覆导体的外部导体,上述多芯屏蔽扁形电缆的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导体包含相互协作地夹住上述多个包覆导体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上述第一外壳及上述第二外壳各自包含覆盖上述包覆导体的外周面的多个槽部、以及与上述槽部的两侧连成一体的多个缘部,上述多芯屏蔽扁形电缆还具备防止在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与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之间发生间隙的间隙发生防止机构(方案1)。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第一外壳及上述第二外壳各自由成形后的金属板构成(方案2)。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设置在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与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之间的焊锡层(方案3)。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折弯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及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而形成的、具有V字横剖面形状的铆接部(方案4)。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形成于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的铆接孔、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且插通上述铆接孔后扩开的铆接部(方案5)。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贯通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及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而安装的铆钉(方案6)。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焊接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及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而形成的焊接部(方案7)。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间隙发生防止机构包含设置在上述第一外壳的缘部与上述第二外壳的缘部之间的导电性粘接层(方案8)。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包覆导体分别包含两个上述内部导体(方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2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