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303.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军;王少杰;王艳国;王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循环 蒸发 浓缩器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
背景技术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典型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经常采用教具辅助教学,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是一种应用于化工生产行业的装置,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对其进行讲解的模型,而且即使学生去工厂参观该设备,也只能了解到设备的外形,不能直观的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因此只能从书本上学习知识,不利于学生快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直观性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水平安装一上隔板,该上隔板的上方为蒸发室,该蒸发室的侧壁制有稀溶液入口,该蒸发室的上端制有二次蒸汽出口;壳体内部还水平安装一下隔板,该下隔板的下方为浓溶液收集腔室,该腔室的底部制出浓溶液出口;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为加热室,在加热室侧壁的上端制有一次蒸汽入口,在加热室侧壁的下端制有一次蒸汽冷凝液出口,在上下隔板之间中央竖直安装一个中央循环管,在该中央循环管四周均布安装一组加热管,每个加热管的直径均小于中央循环管的直径,该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的两端均连通蒸发室和浓溶液收集腔室。
而且,所述的壳体是由塑料或者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壳体。
而且,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制出一组安装孔,中央循环管以及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安装孔上。
而且,所述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是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0%。
而且,所述蒸发室的二次蒸汽出口安装一丝网捕沫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教具与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结构相同,且其壳体透明,因此可以从外部直接观察模型内部结构,有利于学生对蒸发浓缩器形成初步感性认识,提高教师讲解的便利性,降低学生对书本抽象知识理解的难度,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2、本教具既可以制成体积小巧、质量轻、便于携带的小型教具,用于授课时使用,还可以做成单体设备,用于化工、生物等领域玻璃仿真实训教学装置中。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实用性强、直观性好的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使用本教具能够促使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授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上隔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中央循环管蒸发浓缩器教具,包括壳体1,为了便于观测教具的内部结构,该壳体是由塑料或者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壳体。
该壳体内部水平安装一个上隔板3,该上隔板的上方为蒸发室,该蒸发室的侧壁制有稀溶液入口10,该蒸发室的上端制有二次蒸汽出口2,该二次蒸汽出口安装有丝网捕沫器。
壳体内部还水平安装一个下隔板6,该下隔板的下方为浓溶液收集腔室,该腔室的底部制出浓溶液出口8。
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为加热室,在加热室侧壁的上端制有一次蒸汽入口9,在加热室侧壁的下端制有一次蒸汽冷凝液出口7。
在上下隔板之间中央竖直安装一个中央循环管4,在该中央循环管四周均布安装一组加热管5。其具体安装方式为: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制出一组安装孔11,中央循环管以及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安装孔上,因此中央循环管和加热管的两端均连通蒸发室和浓溶液收集腔室。通常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是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职业大学,未经天津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制三合一盐酸合成炉教学装置
- 下一篇:教英语单词的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