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带电测试引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036.X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王立军;樊学军;吕卫革;林长海;王淇锋;武春辉;马卫红;刘英丽;郭丽萍;张献;杨博;张继龙;李艳生;韩楠;王巍;薛海;杨博超;董海山;侯满堂;王芳;张运相;郭赫;李林;安春光;孙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带电 测试 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引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状态检修的深入开展,停电测试避雷器次数减少,避雷器阻性带电测试工作较为繁重。在对避雷器进行阻性电流测试时,需要举绝缘杆完成避雷器带电测试工作,尤其针对主变10kV侧出口避雷器,安全距离较小(10kV应不低于0.7m),极可能举杆超过避雷器到母线设备上,导致10kV侧单相接地,对测试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雷器带电测试引线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面板上的接地引下线连接口、与A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一接线口、与B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接线口、与C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三接线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1)避免了举绝缘杆操作,保证了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有效地降低了作业风险,避免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2)原来由3人完成的工作变成2人完成,1人接线,1人进行仪器操作和记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使用避雷器带电测试引线盒,测试位置始终相同,避免了因为测试位置的不同(举杆时,接触位置因每个人的操作不同而不一样)而引起数据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于盒体1面板上的接地引下线连接口2、与A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一接线口3、与B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接线口4、与C相避雷器底座上端相连接的第三接线口5。
使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举绝缘杆操作,保证了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有效地降低了作业风险,避免了人身触电的危险,原来由3人完成的工作变成2人完成,1人接线,1人进行仪器操作和记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避雷器带电测试引线盒,测试位置始终相同,避免了因为测试位置的不同(举杆时,接触位置因每个人的操作不同而不一样)而引起数据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供电公司,未经石家庄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