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带电测试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037.4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林长海;王立军;樊学军;吕卫革;王淇锋;武春辉;马卫红;刘英丽;郭丽萍;张献;杨博;张继龙;李艳生;韩楠;王巍;薛海;杨博超;董海山;侯满堂;王芳;张运相;郭赫;李林;安春光;孙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带电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带电测试盒。
背景技术
随着状态检修的深入开展,CT(全名:电流互感器,全文均简称CT)带电测试工作较为普遍,但是CT带电测试工作比较危险,稍有不慎,便容易形成末屏开路,形成悬浮电压(大约15-30kV左右),操作不当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的CT带电测试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端的与箱体铰连的箱盖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压板式连接片、CT的末屏接线柱、接地线柱、闸刀和保险管,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保险管和压板式连接片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将CT末屏从二次端子接口处通过屏蔽线引入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闸刀、压板连接片、保险管三阶保护,极大地提升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在进行CT带电测试时,因为有保险管(电压大于250V即击穿接地)的存在,防止了末屏开路,有效的保证了CT带电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CT末屏接地方式,为安全快捷的完成CT带电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上端的与箱体1铰连的箱盖2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压板式连接片3、闸刀4和保险管2,所述的压板式连接片3、CT的末屏接线柱6、接地线柱7、保险管2和压板式连接片3相互连接,所述的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线孔5。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将CT末屏从二次端子接口处通过屏蔽线引入CT带电测试盒,本实用新型通过闸刀、压板连接片、保险管三阶保护,极大地提升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在进行CT带电测试时,因为有保险管(电压大于250V即击穿接地)的存在,防止了末屏开路,有效的保证了CT带电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CT末屏接地方式,为安全快捷的完成CT带电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供电公司,未经石家庄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