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臂井径测井仪刻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110.8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王野梁;王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85 | 分类号: | E21B47/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径 测井 刻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臂井径测井仪刻度器。
背景技术
老式井径测井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反映井径变化的井下机械结构,这部分包括有把机械位移变成电信号的转换装置。常见的井径仪有三或四个臂,在弹簧的作用下末端张开紧贴井壁。随着井径的变化,臂的末端也随着张开或合拢,同时带动电位器滑臂移动。于是井径的变化就变成了电阻的变化。当通过电缆给电位器供电时,变化的电阻间电位差就反映了井径的变化。地面记录部分记录电位差变化,事先经过井径规刻度,这个变化就是井径大小。
六臂井径测井仪器则是通过12个高精度角度磁传感器来测量井径的,该传感器的磁圈安装在每个臂的末端,传感器的主体安装在挂接每个臂的芯轴上。当仪器在井下作业时,遇到裸眼井径发生变化时,臂便会随着井径大小发生伸缩变化,同时带动臂末端的磁圈发生转动,传感器主体则接收到因磁圈的转动造成的磁性角度变化值,此变化值经过系统处理便可得到实时裸眼井径大小值。
为了达到精确刻度井径的目的,井径测井仪的初始化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给该仪器设计一种专用的高精度刻度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精确刻度六臂井径测井仪的目的,提出一种六臂井径测井仪刻度器。
所述六臂井径测井仪刻度器,包括一个刻度环和12个限位块,所述12 个限位块对称地固定在刻度环的两侧,并且限位块均匀地分布在刻度环上,所述12个限位块与刻度环接触的一侧带有凹陷,使得位于刻度环两侧2个限位块拼合后配合六臂井径测井仪的耐磨块。
优选地,所述刻度环的内圆周上设置有6个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刻度环两侧2个限位块拼合后配合六臂井径测井仪的耐磨块。
优选地,所述12个限位块远离刻度环的一侧带有圆弧凹槽,使得限位块配合六臂井径测井仪的推杆外圆。
优选地,所述12个限位块的内表面带有斜坡,使得限位块配合六臂井径测井仪的连接头的斜面。
优选地,该刻度器还包括12个扶正翼,所述12个扶正翼固定在12个限位块远离刻度环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扶正翼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的外侧带有圆弧,所述圆弧与限位块内侧的圆弧凹槽一致,使得扶正翼配合六臂井径测井仪的推杆外圆。
优选地,扶正翼上长臂的长度使得扶正翼的末端顶在六臂井径测井仪固定套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远离刻度环的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扶正翼的短臂端面与限位块匹配的位置设置有光孔,利用螺钉将扶正翼固定在限位块上。
优选地,所述12个限位块靠近刻度环端面带有对称的侧翼台阶,利用所述侧翼台阶将限位块固定在刻度环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靠近刻度环端面带有对称的2个侧翼台阶,其中一个侧翼台阶设置有螺纹通孔,另一个侧翼台阶设置有光孔,刻度环设置有与限位块匹配的光孔,利用螺钉将限位块固定在刻度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靠性强。它由刻度环、限位块和扶正翼三者组合而成,精确保证仪器每个臂张开的径向尺寸和张开角度的一致性,精确保证仪器芯轴的居中性,从而能够达到精确刻度井径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刻度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扶正翼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吊件主要包括1个刻度环1、12个限位块2、12个扶正翼3。
其中刻度环1如图3所示,刻度环1内圆周上设置有6个凹槽11,分别按照60°均匀分布于刻度环1上,分别对应六臂井径测井仪的6个耐磨块的位置,并且刻度环1上设置有12个光孔,每个凹槽11的两侧,各自分布两个光孔。
所述刻度环1上分布的12个光孔可以为φ5.4的光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螺纹通孔,或者采用其他的尺寸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
- 下一篇:射频商品真伪识别机